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多丽

标题包含
多丽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籍,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中国南宋时期著名女词人。她的诗词独树一帜,情致蕴藉,以委婉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抒发真情实感,为后世称颂不已。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少年时代受到良好教...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如果人间尚有真情,又何必再去追忆那些曾经的往事呢?就像屈原徘徊泽畔,陶渊明隐居东篱一样,一切都随缘吧。
去完善
释义
泽畔:指屈原行吟泽畔;东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
去完善
赏析
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赋予了一朵花以人格化的形象,并借助历史人物的典故深化情感表达。开篇营造出一个寒冷孤寂的环境,“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随后,作者以一系列精妙的比喻,将花与历史上著名的美人、文人相比,强调其独特而高洁的气质。 下半阕转入深秋的景象,进一步渲染花的憔悴与依依不舍之情。“朗月清风,浓烟暗雨”两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抗拒。结尾处则透露出一种超脱的态度,虽有惋惜,但也能坦然面对时光流逝。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李清照个人的情感世界,也折射出那个动荡时代的普遍哀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的晚年时期,彼时国破家亡、丈夫离世,她独自漂泊江南。在凄风苦雨的秋夜,词人独守小楼,面对萧瑟之景,不禁触景生情。风雨无情摧残花枝的景象,唤起了她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人生坎坷的感慨。借咏物抒怀,以白菊自喻,寄托身世飘零之感与孤高自许之情,展现了一位才女历经沧桑后的深沉哀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