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眺扬州西上岗寄徐员外
芜城西眺极苍流,漠漠春烟间曙楼。
瓜步早潮吞建业,蒜山晴雪照扬州。
隋家故事不能问,鹤在仙池期我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从芜湖城向西眺望,是一望无际的长江水流,在这春日烟雾弥漫之际,朝阳正照耀着楼宇。瓜洲的江潮早早地涨起,淹没了建业的身影;蒜山的晴雪则映射出扬州的美景。隋朝的故事已经远去,无法追寻;而我期待的是与仙鹤在池塘共游的美好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芜城:指广陵,今江苏扬州。这里是隋炀帝的皇家园林所在地。
2. 春烟:春天的烟雾,形容春天朦胧的景象。
3. 曙楼:曙光中的楼阁,这里指广陵古城的楼阁。
4. 瓜步:位于江苏南京南部,长江边的一个渡口。
5. 建业:古代南京的地名,三国时期孙权的都城。
6. 蒜山:在江苏扬州东北,这里代指扬州。
7. 隋家故事:指隋炀帝在扬州兴建园林的事迹。
8. 鹤在仙池:比喻与友人共同游赏的美好情景。仙池是隋炀帝的皇家园林中的一处景点。
去完善
赏析
《春眺扬州西上岗寄徐员外》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歌。诗人朱长文站在扬州西边的山岗上,放眼望去,看到了一片广阔无垠的江水,以及弥漫在江面上的春烟和曙光中的城楼。
接着,诗人通过对比瓜步的早潮与建业的景观,以及蒜山的晴雪与扬州的景象,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气息与江南水乡的特点。
最后,诗人提到隋家(指隋炀帝)的故事已经无法追溯,但他仍期待着能与仙鹤一起在仙池畅游。这种感慨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想,也反映了他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春眺扬州西上岗寄徐员外》是朱长文于北宋时期所作。朱长文在政治生涯中曾经担任吏部郎中等职位,后因各种原因离开官场,开始致力于文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在他创作的这一时期,正是北宋中晚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土地兼并、阶级分化等。
在这首诗中,朱长文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思念友人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通过对扬州西上岗风景的描绘,以及对徐员外的怀念,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创作这首诗时,朱长文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从官场退居民间,开始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更加深刻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