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菊花盛开
空山岑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伴我悠悠过闲日,怜渠灼灼媚穷秋。
清香但欲持供佛,醉舞何妨插满头。
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有什么?傍晚的菊花和芙蓉相互映衬,显得格外清幽。它们陪伴我度过悠闲的时光,欣赏着它们在秋天里绽放出热情的魅力。清新的香气让人只想将它献给佛祖,沉醉的舞姿又让人忍不住将它插满头顶。这一生如浮萍般飘渺不定,难以预料明天将会怎样。也许我们明年还会再见面吧。

去完善
释义
1. 空山: 形容山中无人的情景。
2. 岑寂: 寂静,孤独冷清。
3. 何所有: 有什么东西。
4. 晚菊: 秋天开放的菊花。
5. 芙蓉: 这里指的是木芙蓉,一种观赏植物。
6. 相对幽: 相互映衬显得幽静。
7. 伴我: 陪伴着我。
8. 悠悠: 悠闲的样子。
9. 闲日: 清闲的日子。
10. 怜渠: 怜惜它们,指代菊花和木芙蓉。
11. 灼灼: 形容明亮鲜艳的样子。
12. 媚: 使动用法,使……美丽。
13. 穷秋: 深秋。
14. 清香: 清淡的香气。
15. 但欲: 只想。
16. 持供佛: 拿来供奉佛像。
17. 醉舞: 喝醉了起舞。
18. 何妨: 无妨,不妨。
19. 插满头: 把花插满头。
20. 萍梗: 比喻生活漂泊不定。
21. 难前料: 难以预料未来的生活。
22. 知复: 知道还会。
23. 相见不: 能否再相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木芙蓉菊花盛开”为题,描述了诗人张耒在空山中的所见所感。诗人以“晚菊芙蓉相对幽”形容花朵的繁盛和美丽,表达了身处其中的悠然自得。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花儿的喜爱之情:“伴我悠悠过闲日,怜渠灼灼媚穷秋。”意味着这些花儿陪伴他度过宁静的时光,而它们也如繁华盛世般装点了这个萧瑟的季节。
诗中,诗人提到花儿的香气令他想起供奉神明,但又担心如此美丽的画面会因醉酒而失去意义。因此,他既想保留花的纯净美好,又希望这种美能被更多人欣赏。于是就有了“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这一句。诗人自嘲这一生漂泊不定,无法预知未来,但他仍希望能与花儿再次相逢,见证它们的美丽。
全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表现出了作者内心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芙蓉菊花盛开》这首古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张耒所创作的。张耒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深受苏轼的赞誉和影响。他在政治生涯中曾多次被贬,这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气息。
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北宋中期,此时的张耒刚刚步入官场,但已经开始受到党争的影响。他在诗中以木芙蓉和菊花的盛开比喻自己的才情和高洁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在北宋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政治斗争激烈,这使得文人墨客们纷纷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张耒作为一代文豪,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时代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