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东楼晚照

标题包含
东楼晚照
潼川之东山,上有古书楼。相传唐赵蕤,于中注春秋。伊人久己化,其迹尚可求。落日下平陆,登眺光未收。馀辉射崇甍,残影下檐头。徙倚对西山,爽气颢若浮。抚今重怀古,行歌且归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绅(1375年-1448年),字克让,号静峰,明朝官员。他出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文学、史学见长。 洪武年间,王绅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潼川的东山上,有一处古老的书楼。相传唐代的赵蕤曾在这里注释《春秋》。那个时代的人早已消逝,但他们的足迹仍然可以追寻。夕阳洒在平坦的大地上,登高远望,光芒依旧不减。余晖映照在高耸的屋顶上,残影落在屋檐之下。遥望着西山,清爽的气息仿佛漂浮在空中。感叹古今,边走边唱,准备回家休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潼川:即四川省三台县,地处潼水与川水之间,故有此名。 2. 东山:潼川的东山。 3. 古书楼:即指碧云楼,位于潼川东山之上。 4. 相传: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民间传说。 5. 唐赵蕤:唐朝时期的学者,字大宾,梓州盐亭县人。他继承家学,尤其擅长草书隶书,史称其“研精颇谈治道”,著有《长短经》十卷。 6. 伊人:指赵蕤。 7. 化:死亡。 8. 其迹:赵蕤留下的痕迹。 9. 可求:可以找到。 10. 平陆:平坦的土地。 11. 登眺:登高远望。 12. 光未收:夕阳余光还未完全消失。 13. 馀辉:夕阳的余光。 14. 射:照射。 15. 崇甍:高耸的屋脊。 16. 残影:残留的影子。 17. 檐头:屋檐。 18. 徙倚:徘徊,流连。 19. 对:面对。 20. 西山:潼川西边的山。 21. 爽气:清新凉爽的空气。 22. 颢若浮:形容爽朗的神情如同浮动的云彩。 23. 抚今:回顾现在。 24. 怀古:怀念古代。 25. 行歌:边走边唱。 26. 且:暂时。 27. 归休:休息回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东楼晚照景象的诗,诗人在观赏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引发了深深的感慨。诗中的“伊人”指赵蕤,他在书楼上注释《春秋》,却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他的痕迹仍能在书中找到。诗人登高望远,傍晚的太阳落在平坦的土地上,远处的山峰显得更加清晰。夕阳的光辉洒在高楼之上,留下斑驳的光影。诗人回望过去的历史,同时对眼前美丽的景色产生了喜悦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景抒情,将历史的厚重与眼前的壮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诗人王绅的《东楼晚照》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这一时期正值明朝的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王绅的个人经历也很丰富。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成为地方官吏,后因故辞官归乡。在回乡后,他选择远离政治纷扰,以山水田园为伴,过上了悠然自得的生活。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东楼晚照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青天无片云”、“红霞映楼角”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晚霞映照下的美丽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