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问浮家泛宅,自玄真、去后有谁来。漫烟波千顷,云峰倒影,空翠成堆。可是溪山无主,佳处且徘徊。暮雨卷晴野,落照天开。
老去余生江海,伴远公香火,犹有宗雷。便何妨元亮,携酒间相陪。寄清谈、芒鞋筇杖,更尽驱、风月入尊罍。江村路,我歌君和,莫棹船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漂泊随水,自从玄真离去之后有谁再来。烟雾弥漫在水面上,千倾的水面,山峰的影子倒映在水上,青山绿水如画。仿佛这溪山无人管理,美好的地方只能随意游荡。傍晚的雨已经停息,露出了晴朗的原野,夕阳西下,天空开阔明亮。
年老的余生在大江大海中度过,陪伴着远公的香烟,仍有宗雷相伴。不妨像陶渊明那样,带着美酒之间互相陪伴。寄情山水,悠闲自在,让风吹入酒杯,月照入杯中。走在江边的小路上,我唱歌你附和,不要让船儿调头返回。

去完善
释义
1. 八声甘州:词牌名。
2. 叶梦得:南宋词人。
3. 浮家泛宅:指居住舟船,行踪不定。
4. 玄真:道士的别号,这里指玄真子张志和。
5. 烟波千顷:形容水面浩渺无垠。
6. 云峰倒影:形容山峰在水中的倒影。
7. 空翠成堆:形容山上树木葱茏,绿色浓郁。
8. 无主:无人管理。
9. 佳处:美好的地方。
10. 徘徊:犹豫不定,来回走动。
11. 暮雨:傍晚的雨水。
12. 卷晴野:天空出现晴天。
13. 落照:夕阳的光辉。
14. 天开:天空开朗。
15. 老去余生:晚年生活。
16. 江海:江河湖海。
17. 远公:东晋高僧慧远,这里代指僧人。
18. 宗雷:宋僧希晤,字宗雷,与苏轼交情甚厚。
19. 元亮:东晋诗人陶潜的字。
20. 芒鞋:草鞋。
21. 筇杖:竹杖。
22. 尽驱:尽情欣赏。
23. 尊罍:酒杯。
24. 江村路:江边小路。
25. 我歌君和:你唱歌我应和。
26. 莫棹船回:不要摇动船桨回到原处。

去完善
赏析
《八声甘州》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表达了词人在经历世事变迁后的心境。开篇通过询问“浮家泛宅”这一意象,表达出词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紧接着描绘了烟波千顷、山峰倒影的美景,寓意着词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下片则通过描述词人老去的余生和陪伴着的远公香火,展现出词人在岁月流转中的淡然心态。同时,词人也表示愿意与陶渊明这样的隐士为伴,共同品味这美好的生活。结尾部分,词人以歌唱的方式邀请对方一同分享这美好的时光,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意境。整首词情感丰富,画面感极强,令人陶醉于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是宋代词人叶梦得的一首传世之作。据考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27年至1134年之间,即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在这期间,正值金兵南下,中原沦陷,国家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
叶梦得在北宋时期曾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等要职,后因战乱被迫南渡,成为南宋的一位重臣。他在人生的这个阶段经历了从荣华富贵到颠沛流离的巨大转变,这使得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段时间里,叶梦得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他既痛心于国家的衰败,又对民众的苦难感同身受。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充满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的《八声甘州》,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