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眠呈梦锡
百忙之际一闲身,更有高眠可诧君。
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
诸生弦诵何妨静,满席图书不废勤。
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忙碌的时刻能拥有一刻清闲的时光,而且还可以静静地睡觉休息,这让我觉得非常幸运。春天的气息仿佛是浓烈的美酒,渗透到了我的四肢;微风吹过,使得孤独的梦想如同飘散的云朵一般纷繁复杂。学生们在读书的声音并不会妨碍我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书房里的书充盈了我的生活。在这个傍晚时分,我在伸了个懒腰之后缓缓地走出户外,看见窗外的落花在风中飘落,一切显得那么的自在从容。
去完善
释义
1. 孔平仲:南宋著名文学家,字秉国,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
2. 百忙之际一闲身:指忙碌中找到了空闲的时光。
3. 高眠:形容睡眠美好,精神恢复的状态。
4. 可诧君:惊奇于你的状态。
5. 四支:四肢的雅称。
6. 弦诵:这里指读书声。
7. 不废勤:不间断地努力勤奋。
8. 欠伸:伸懒腰,活动身体。
9. 徐徐出户:慢慢地走出房间。
10. 落花帘外:窗外落下的花瓣。
去完善
赏析
《昼眠呈梦锡》是宋代诗人孔平仲创作的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诗。诗歌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在繁忙生活中的闲适心境。首联以“百忙之际一闲身”起笔,既表现出了诗人生活的忙碌,又为下文写他闲暇时的悠然心境作铺垫。接下来,诗人用“更有高眠可诧君”一句,揭示了自己在忙碌之余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颔联中,“春入四支浓似酒,风吹孤梦乱如云”两句将春日美景与梦境结合在一起,赋予诗句浓厚的情感色彩。这里的“四支”指的是四肢,诗人用“浓似酒”来形容春天的气息渗透到自己身体的感觉,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而“风吹孤梦乱如云”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梦境中的情景,凸显了他的孤独之感。
颈联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弦诵”的意象,暗示了学生们正在读书的场景。这样的描绘既表现出了诗人在教学工作中的勤勉精神,也传达了他对学生们的关爱之情。
尾联以“向晚欠伸徐出户,落花帘外自纷纷”收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走出房间时看到的落花缤纷的景象。这一景象不仅表现出春天的美好,还寓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恬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昼眠呈梦锡》是宋代诗人孔平仲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1世纪,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崇尚自然,追求悠闲的生活,因此诗歌往往表现出超脱世俗纷扰、向往宁静致远的精神风貌。
孔平仲本人亦身处这一时期,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读书、科考,到为官、辞官的历程。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既具有士大夫阶层的高雅风范,又透露出一股平民百姓的朴实生活气息。
在北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兴起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选拔更加公平,同时也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官场中的权谋斗争也日益加剧,给许多正直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昼眠呈梦锡》这首诗正是孔平仲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心灵写照。诗中以“昼眠”为主题,描绘了主人公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画面。通过这种方式,孔平仲表达了他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