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行香子

标题包含
行香子
草色芊绵。 雨点阑斑。 糁飞花、还是春残。 天涯万里,海上三年。 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谩凝眸、老泪凄然。 山禽飞去,榕叶生寒。 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赵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令詪是进士出身,曾任过太常博士。赵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草色青翠蔓延。 雨滴连绵斑点。 风中的花落,春天已渐近尾声。 天涯海角相隔千里,大海上的岁月已过三年。 试着登上高楼,怀着深深的离愁,掀起窗帘观看。 抬头看见太阳,却看不见那遥远的都城长安。 空自盼望,悲痛的老泪簌簌而下。 山间的鸟儿离去,榕树的叶子带来丝丝凉意。 待到黄昏时分,独自一人还在倚栏沉思。
去完善
释义
1. "草色芊绵":形容草的色泽鲜明,长势繁茂。其中“芊绵”是形容词,表示草木茂盛的样子。 2. "雨点阑斑":指雨滴落在栏杆上形成的水迹斑点。其中“阑斑”是指栏杆上的水迹斑点。 3. "糁飞花":指飘飞的柳絮,这里是借以形容春天的景象。其中“糁”意为洒落,“飞花”即飘飞的柳絮。 4. "天涯万里":指诗人远离故乡,到了天边的海角之地。其中“天涯”是天地的边缘之意。 5. "海上三年":指诗人流放在海外的三年时间。 6. "试倚危楼":尝试靠在高楼上。其中“危楼”是高耸的楼房。 7. "将远恨":遥望远处的景物所产生的哀愁情绪。 8. "卷帘看":把窗帘拉开看外面的景致。其中“卷帘”是动词,指拉起窗帘的动作。 9. "举头见日":抬头就能看到太阳,这里象征光明和希望。其中“举头”指抬头向上看,“见日”指看到太阳。 10. "不见长安":看不见故都长安,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中“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之一,也是诗人的故乡。 11. "谩凝眸":漫无目的地凝视远方。其中“谩”是无意间,“凝眸”是目不转睛地看。 12. "老泪凄然":形容年老之人伤心流泪的样子。其中“凄然”形容悲伤的样子。 13. "山禽飞去":山中的鸟儿飞离此处。 14. "榕叶生寒":榕树叶产生寒冷的触感。 15. "到黄昏也":直到黄昏的时候。 16. "独自个":独自一人。
去完善
赏析
词人的《行香子》抒发了伤春悲秋的哀感,情感深沉而沉重。首句“草色芊绵。”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希望之感,但是接下来的“雨点阑斑。”却将这美好的画面撕裂开来,传达出暮春时节,草木凋残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寓含着人事无常,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无奈之情。 上阕的“天涯万里,海上三年。”则从空间的角度展示了词人此时的处境,诗人远离故乡,流放海岛,孤寂无依。“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则是词人对远方故土深深的思念与忧虑,无法排遣的悲哀和无尽的哀愁。 下阕中,“举头见日,不见长安。”是词人对现实的强烈感慨,因为词人被贬谪海外,视线所及只有太阳,却不能看到他所在的国都,长安,象征着他只能遥望故国而不能回归的现实境遇,表达了他心系故国的深情。接着的“谩凝眸、老泪凄然。”进一步描绘了词人悲哀的神情,那种失去家园,被流放的痛苦在瞬间涌上心头,不由得泪流满面。 “山禽飞去,榕叶生寒。”词人以自然界的景象来衬托自己心境的萧瑟和孤寂。最后“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更是深化了这一主题,在昏黄的光线下,词人孤独地倚靠在栏杆上,对家乡深深地思念,显示出词人漂泊不定的人生遭遇和难以言状的乡愁。整首词以情感为主,情景交融,充分展现了词人在晚年遭受到的种种不幸以及思乡之情的深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行香子》是宋代词人赵鼎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南宋时期。赵鼎出生于书香门第,幼年即擅长诗词歌赋。早年任职地方官吏,颇有声望。后入朝为相,颇有建树。然而,在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背景下,赵鼎因与秦桧政见不合,被贬谪至海南岛。 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下创作的。词中通过对山水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人在政治斗争中受挫后的无奈和悲伤,以及他对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