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就在这晶莹剔透的龙宫之中,一曲悠扬的笛声戛然而止。
去完善
释义
水晶宫:传说中的龙宫;横笛:竹制乐器
去完善
赏析
上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中秋夜景图,从仰望长空到遥想月宫,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超凡的想象力。下阕转入自我抒怀,通过醉歌狂舞、邀月对饮等行为刻画出诗人孤高清逸的形象。“今夕不知何夕”一句尤其传神,既表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也暗含着对现实人生的超脱。结尾处以悠扬的笛声收束全篇,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正值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此时的苏轼虽身处逆境,但并未消沉颓废,而是寄情山水、纵意诗酒,展现出豁达超脱的心境。中秋佳节之际,他登高望远,面对浩瀚长空与皎洁明月,感怀人生际遇,遂写下此篇。词中既有对宇宙永恒和人生短暂的哲思,又流露出一种超越尘世羁绊、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