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除夜洗砚

标题包含
除夜洗砚
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为供文字逢青眼,要策功名趁黑头。 濯以清泉尘已蜕,衣之文锦翠如虬。 呼童除夜陈丰馔,少劳精神并汝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迈,字功甫,号臞轩,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县)人。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王迈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拓宽了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非常感谢我家的即墨侯,他每日都在努力汲取知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追求更高的文学成就,他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地位。他用清泉洗净内心的尘土,将自己描绘成一件华美的衣裳,就如同翠绿的虬龙一般闪耀。让我们一起在除夕夜享用丰盛的美食,共度欢乐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即墨:地名,位于今山东青岛市的北部地区,这里借指砚台。 2. 侯:诸侯,这里指的是砚台的形象化表述。 3. 濡:滋润。 4. 染:染色。 5. 春秋:年龄。 6. 为:为了。 7. 青眼:指文人墨客对好文章的欣赏与喜爱。 8. 要:必须。 9. 策:通“蹴”,踩踏。 10. 黑头:指黑发,这里引申为青春年华。 11. 濯:洗涤。 12. 清泉:清澈的泉水。 13. 尘已蜕:尘土被洗净,意指笔头洁净。 14. 文锦:华丽的丝织品,这里形容翠鸟羽毛的美丽。 15. 翠如虬:翠绿如同一只弯角的水牛。 16. 呼:叫来。 17. 除夜:除夕之夜。 18. 陈:摆放。 19. 丰馔:丰盛的美食。 20. 少:稍微。 21. 并:一起。 22. 汝:你。 23. 酬:回报,这里指答谢。
去完善
赏析
《除夜洗砚》是南宋诗人王迈的一首描绘墨与文采的诗作。诗中,作者将墨拟人化,赋予了“即墨侯”的称号,赞美了墨的质地与品质。从清晨到黄昏,墨始终陪伴着文人墨客,成为他们文学创作的得力助手。用这浓墨书写的文字,就像得到了赏识一样引人注目。借助墨的力量,文人能迅速取得功名,成就一番伟业。 诗人使用“清泉”来清洗墨,象征着用知识的泉水洗涤心灵;又通过“文锦翠如虬”描绘墨的光泽和质地,如同锦绣一般色彩斑斓。这样的比喻,既表现了墨的魅力,也寄寓了文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在除夕之夜,诗人召唤童子摆放丰盛的食物,希望自己和墨都能在此刻得到休息和犒赏。这不仅仅是对墨的颂扬,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期许。这首诗充满了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展现了一幅富有哲理与人文气息的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除夜洗砚》是宋代诗人王迈所作,创作于公元1200年左右。在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南宋时期,即宋朝的第二段,这个时期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是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然而,王迈本人并非一帆风顺,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经历过一些挫折和挑战。 王迈是一位文人墨客,他的诗才横溢,但人生却充满曲折。年轻时曾追求功名,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抱负。直到晚年,他才终于在文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首《除夜洗砚》正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的,表达了他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在这首诗中,王迈以洗砚这一具体行为,隐喻自己过去一年的辛勤耕耘和对未来的期许。他以“洗砚”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他个人的心路历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