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
远山数笔抹秋烟,阔阔湖波冷浸天。
晚日未沉风渐起,芦花狼藉满鱼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处山峰如同一抹秋烟,宽阔的湖面波光粼粼映照着天空。夕阳还未完全落下,微风渐渐吹起,芦花在秋风中散落,铺满了渔船。
去完善
释义
1. 远山:指太湖四周的群山。
2. 抹秋烟:描画秋天的雾气。抹,涂抹、绘画的意思。
3. 阔阔:宽阔无边的意思。这里形容太湖的广阔湖面。
4. 湖波冷浸天:湖水冰冷地映照着天空。冷浸,寒冷浸透的感觉。
5. 晚日未沉:太阳尚未落下的傍晚时分。
6. 风渐起:微风吹拂,逐渐增强。
7. 芦花狼藉满鱼船:芦花随风飘散,落在渔船上显得杂乱无章。狼藉,形容事物杂乱无章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太湖》的描绘极具画面感,诗人用“抹秋烟”形容远山的朦胧之美,又以“阔阔湖波冷浸天”展现了太湖之广阔和沉静。而“晚日未沉风渐起,芦花狼藉满鱼船”一句则传达了傍晚时分,太湖上的宁静与温馨,以芦花满船这一细节展现了渔舟唱晚的意境。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充分展示了太湖的美丽与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太湖》是宋代诗人吴惟信的一首描绘太湖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宋末元初,其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战乱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民生疾苦。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吴惟信作为一位江南才子,对太湖之美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诗以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为主题,表达了身处乱世之中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吴惟信的个人经历也充满了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将人生的感悟融入到诗歌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太湖》正是他在游历太湖时,对太湖风光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的表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