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贫女

标题包含
贫女
平生不识绣衣裳,闲把荆钗亦自伤。 镜里只应谙素貌,人间多自信红妆。 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 两意定知无说处,暗垂珠泪湿蚕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山甫,生卒年不详,字仁夫,号浮休子,又号松竹主人。唐朝诗人。 李山甫是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的著名文人,曾任御史之职。他的诗才横溢,尤以五言古诗著称,与钱起、郎士元、皇甫冉等齐名。 李山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从来不知道漂亮的衣服是什么样子,闲暇时拿着荆条编织的发饰也觉得自己不够完美。 在镜子中只能看到朴素的面容,却对人间的红颜女子充满自信。 年轻未出嫁时就担忧自己会变老,整天催促着找媒人把自己嫁出去却又觉得有些疯狂。 明明两个人心意相通却无法诉说,只能暗自流泪,泪水湿润了蚕筐。
去完善
释义
1. 平生不识绣衣裳:平生,指整个人生。绣衣裳,指的是华丽贵重的衣物。整句话意思是,我一生都不认识这些华丽的衣服。 2. 闲把荆钗亦自伤:闲,闲暇时候;荆钗,用荆枝制作的头饰,常用来比喻简朴或寒微的生活环境。整句话意思是,在闲暇的时候拿着荆钗也倍感哀伤。 3. 镜里只应谙素貌:镜里,指镜子中的自己;素貌,素净的容颜,这里指女子本来的相貌。整句话意思是,镜子中我只熟悉我那素颜的样子。 4. 人间多自信红妆:人间,泛指世界;红妆,指浓妆艳抹的妆容。整句话意思是,世人大多相信只有浓妆艳抹才显得美丽。 5. 当年未嫁还忧老:当年,指年轻时;忧老,担心年老色衰。整句话意思是,在我年轻的时候还没有出嫁就已经开始担心年老色衰了。 6. 终日求媒即道狂:终日,整天;求媒,寻求婚姻介绍人;道狂,有些狂妄的行为。整句话意思是,我整天都在寻找婚姻介绍人,别人可能会认为我有些狂妄。 7. 两意定知无说处:两意,指男女双方的意思;无说处,没有可以倾诉的地方。整句话意思是,我知道我们两个的意思很难找到可以倾诉的人。 8. 暗垂珠泪湿蚕筐:暗垂,偷偷地流泪;珠泪,形容泪水如同珍珠一般;蚕筐,用于养蚕的竹筐。整句话意思是,我在暗中流泪,泪水滴湿了我的蚕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贫女》描绘了一位贫穷女子的生活与心境。诗人以她的视角出发,展示了一个不追求华丽服饰、生活简朴的贫女形象。她平时身着粗布衣衫,只用荆枝制成的头饰,这与那些衣着华丽的女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的素颜,感叹自己的朴素容貌,同时也看到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信的红妆。诗句中的“不识”、“自伤”、“只应”等词语传达了贫女的无奈与辛酸。 诗中的“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两句,揭示了贫女因年纪渐长而产生的担忧以及为了寻找良缘而忙碌奔走的状态。尽管内心充满矛盾,但她依旧坚持自我,没有选择妥协。最后两句“两意定知无说处,暗垂珠泪湿蚕筐。”则描绘了贫女在失望与悲哀中默默流泪,思念着那个无法与自己相知相伴的人。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达出了贫女的悲苦命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贫女》是晚唐诗人李山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的唐朝末年,即唐朝最后一个皇帝昭宗在位期间。 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败阶段,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生疾苦。李山甫作为一位关注社会现实的诗人,他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到了这一现象,并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贫穷妇女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在个人生活方面,李山甫家境贫寒,他曾担任地方官吏,但仕途并不顺利。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社会底层的关注和关心,这也反映了他在那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体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