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掬水锡壶

标题包含
掬水锡壶
白镴镕成滴水池,新荷初展溅珠玑。 一丝昼夜无时息,胜似甘霖六月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宓(1092年-1152年),字师复,号复斋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廉正直著称。 陈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荐举为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白镴熔化成水滴,新荷叶刚展开时水珠四溅。 这滴滴水的日夜不停歇,好似夏天凉爽的雨滋润万物。
去完善
释义
1. 白镴:即铅锡合金,熔化后可制成容器; 2. 滴水池:此处指铸造锡壶时的模具; 3. 珠玑:比喻荷花瓣上的露珠或水滴; 4. 一丝:形容水滴细而长; 5. 甘霖:及时雨,好雨的拟人称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白镴镕成的滴水池为开篇,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新荷初展溅珠玑"则形象地表现了荷叶上滚动的水珠,晶莹剔透,给人带来一种清凉的感觉。接下来,诗人用"一丝昼夜无时息"来形容水滴持续不断、源源不断的状态,将抽象的"丝"与具象的"滴水"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别样的美感。最后,诗人通过"胜似甘霖六月飞"一句,赞美了这涓涓细流的意义和价值,将其比作六月的及时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掬水锡壶》是南宋诗人陈宓的代表作,创作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段时间,陈宓任福建路安抚使、知福州等职务,勤于政务,关心民生。在诗人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他体察民间疾苦,关注百姓生活,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农民们用锡壶从溪水中取水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在这一特殊时期对农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 当时,正值南宋中期,国家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但内政和边患问题依然存在。虽然南方地区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由于战事频繁,农业和社会生产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陈宓在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和乡村建设,对民生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这首《掬水锡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期望国家繁荣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