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旦有芝生于小厅之南楹连叶七层颜色黄润常有露珠联络其上观者叹息以为祥异因作三小诗 其三
芝英服食寿能千,蕊笈仙经每细看。
久视长生吾不羡,任同凡草一时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灵芝吃了能活千年,我总是仔细研读仙界的秘籍。
我不羡慕长生不老,只愿与寻常花草共度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六月旦:农历六月初一。
2. 芝生:灵芝生长。
3. 小厅:狭小的厅堂。
4. 南楹:朝南的柱子。
5. 连叶:连在一起的叶子。
6. 七层:指七片叶子。
7. 黄润:黄色且光滑。
8. 露珠:露水凝结成的珠状物。
9. 联络:连接在一起。
10. 祥异:吉祥奇异的事物。
11. 三小诗:三首短诗。
12. 芝英:芝草的花,这里指灵芝。
13. 服食:服用,食用。
14. 寿能千:寿命可以达到千年。
15. 蕊笈仙经:道教经典,这里泛指道教典籍。
16. 细看:仔细研读。
17. 久视长生:长久地观看长寿之道。
18. 吾不羡:我不羡慕。
19. 任同:任凭与……相同。
20. 凡草:平凡的草木。
21. 一时干:暂时干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芝草为题,诗人通过描述芝草的形态、生长环境和自己的态度,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首句“芝英服食寿能千”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芝草的神奇功效,为接下来的表达铺垫了基础。紧接着的“蕊笈仙经每细看”意味着诗人对这些神奇的传说也充满好奇,但他并没有完全沉溺其中。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表明自己并不羡慕长生不老,反而更看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即便芝草最后与凡草一样干枯,诗人也能从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咏物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坚定信念,也借此传达了一种质朴而又深刻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六月旦有芝生于小厅之南楹连叶七层颜色黄润常有露珠联络其上观者叹息以为祥异因作三小诗 其三》,为宋朝诗人华镇所创作。华镇生活在公元976年至1026年,这一时期正值北宋初期,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发展。
诗人生前曾为尚书郎、国子祭酒等官职,与当时文人士大夫交流频繁,深得皇室尊敬。然而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他正在家中闲居,过起了隐士的生活。在南宋初年的小朝廷偏安一隅的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这对于他的心境也产生了影响。
在诗中所描绘的景致中,六月初生出的灵芝生长在家中的小厅里,呈现出吉祥的征兆。当时的文人雅士十分重视这些异象,认为它们寓意着吉祥如意、国泰民安,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诗人对这样的景色感到欣喜,并借题发挥地创作了这首《六月旦有芝生于小厅之南楹连叶七层颜色黄润常有露珠联络其上观者叹息以为祥异因作三小诗 其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