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

标题包含
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浙江钱塘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被誉为“词家之冠”。 周邦彦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京师,结识了苏轼、黄庭坚等文...查看更多
Amily_59050134
去完善

译文
不要依赖唱歌时的低垂眉头来吸引人。这样的歌声又会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呢? 某天在月光下的花儿之间再次相遇时,请重新整理思绪,务必记住那美妙的声音是如何响起的时候。 悲苦的是城楼上钟声滴答不停,冷漠无情又如何能懂得珍视别离呢? 别去诉说酒杯之中推挤着如玉的手臂,尽情畅饮吧,明早有酒就让它留待别人去拿起。
Amily_59050134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莫倚:不要过分依赖或依靠。 2. 能歌敛黛眉:形容擅长唱歌的女子眉头紧皱。 3. 此歌能有几人知:表示这首歌的演唱技巧高妙,能够欣赏的人不多。 4. 他日:以后,未来的某一天。 5. 花月底:指美好的时光。 6. 重理:再次整理,重新梳理。 7. 好声:美妙的歌声。 8. 须记得来时:指要记住来时的美好。 9. 苦恨:怨恨,痛苦。 10. 城头更漏永: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11. 无情岂解惜分飞:形容无情的事物无法理解离别的痛苦。 12. 休诉金尊推玉臂:不要诉说举杯时推辞的故事。 13. 从醉:任凭自己喝醉。 14. 明朝有酒遣谁持:明天有酒喝,但不知道让谁去拿。
Amily_59050134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名为《定风波》,是周邦彦的一首描绘离别情感的作品。全词以女性的口吻,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哀伤。 “莫倚能歌敛黛眉”一句,暗示了女子的离别之情,通过“能歌敛黛眉”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女子在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接着的“此歌能有几人知”则表达了这种情感的深挚与珍贵,提醒人们珍惜这份感情。 “他日相逢花月底”意味着未来的重逢,“重理”则表达了期待重逢的心情。“好声须记得来时”则是希望对方能够记住自己美妙的声音,体现了深情厚意。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表达了离别时刻的无尽遗憾,感叹时间无情地流逝,无法挽留分离的时刻。“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则反映了离别时借酒消愁的心情,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Amily_59050134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出自宋代著名词人周邦彦之手。创作时间为北宋晚期,大约公元1086年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周邦彦经历了宦海沉浮,人生阅历丰富,为他的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周邦彦所处的时代,北宋晚期,虽然经济文化繁荣,但政治斗争激烈,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周邦彦的词作既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雅致,又反映了民间疾苦和社会现实。他的词风婉约而又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这首《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正是周邦彦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以描绘民间风情为主题,通过对歌唱女子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
Amily_59050134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