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陈先生祠堂
太华朝紫清,莲花开绿烟。
尝闻希夷隐,欲学南华仙。
道与寥廓友,形随变化迁。
餐霞倚八极,御气游九天。
静夜披蘂笈,清晨潄瑶泉。
闲临日谷啸,下拂云窗眠。
一朝玉棺坠,委体同蜕蝉。
霓旌自宛转,羽驾何飘翩。
空余故馆在,遗像犹依然。
嗟吾生已后,不得见当年。
扶揺若可借,永谢区中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山朝发紫光,莲花绽放于绿意之中。
曾听闻隐逸者至美境地,渴望成为庄子笔下的神仙人物。
道法通天、心灵广阔,形骸亦随风变、随心而迁。
餐食晨曦下的霞光,脚踩无尽的天地之间。
深夜披开道法秘籍,清晨沐浴在灵泉之下。
闲暇时对日照山大声呼喊,傍晚便在云上窗前休息。
某日躯体陨落,如同蝉蜕一般。
霓裳翩翩起舞,仙鹤优雅翱翔。
空留旧时的房屋,神仙的容颜依旧。
惋惜我在后世出生,无法目睹那辉煌的时代。
如若有机会乘风破浪,我愿意就此远离尘世的纷扰。
去完善
释义
1. 太华:即华山,位于陕西省。
2. 紫清:指道教神仙的居所。
3. 南华仙:庄子名周,曾为蒙之漆园吏,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南华真人。
4. 寥廓:形容宇宙空间广阔无边的样子。
5. 八极:八方极远之处,指天空。
6. 九天:天的最高处,一般指天空。
7. 披蘂笈:翻阅道家经典。蕊笈,道家经典《道藏》的别称。
8. 瑤泉:瑶池,神话传说中仙人沐浴的地方。
9. 日谷:此处借指山间的清晨。
10. 霓旌:五彩缤纷的旗帜,这里形容云朵。
11. 羽驾:仙人乘坐的以云彩为车辇。
12. 扶揺:传说中指可以凭借风力上升的天上大树。
13. 区中缘:世俗的缘分。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陈抟老祖(希夷先生)的修炼生活及其事迹,通过赞美其求仙访道的超然境界,表达了对这位先贤的敬仰之情。诗人开篇便描绘了太华山云雾缭绕的景象,暗含陈抟在其中的高洁隐逸形象。第二句以莲花比喻陈抟的高尚品质,表达对其敬重之意。接下来的六联,详细阐述了陈抟的生活修行,如友于寥廓、形随变化,以及餐霞、御气、游九天等,表现其淡泊名利、飘逸超脱的风范。
诗人接着通过描写陈抟的日常活动,如诵读《南华经》、沐浴瑶泉、临风长啸、和云共眠等,进一步刻画了他悠然自得、远离尘世的形象。尾联则透露了诗人感慨时光流逝,遗憾未能亲见陈抟的风采。最后四联则以虚幻的场景作结,表达了诗人渴望效仿前贤,追求解脱尘世纷扰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1世纪的北宋时期,范祖禹写下了这首《希夷陈先生祠堂》。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文人士大夫对道教的崇尚非常流行,许多著名文人墨客都有一定的道家思想影响。
此时,范祖禹正处于科举失利后的自我调整阶段。作为一位儒家学者,他并没有因为科举失利而否定自身的价值,反而更加坚定地探寻道家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在这个过程中,他对陈抟(希夷先生)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希夷先生是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和炼丹家,因隐居山林、潜心研究道家学说而被后世传颂。他的传奇人生和卓越成就成为那个时代文人墨客争相学习的榜样。范祖禹通过游览希夷先生的祠堂,感慨万分地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希夷先生的敬仰和对道家哲理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