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帝城皆剧县,令尹美居东。遂拜赵张下,暂离星象中。
拥归从北阙,送上动南宫。紫禁黄山绕,沧溟素浐通。
封疆亲日月,邑里出王公。赋税充天府,歌谣入圣聪。
土膏寒麦覆,人海昼尘蒙。廨宇松连翠,朝街火散红。
文场新桂茂,粉署旧兰崇。留客挥盈爵,抽毫咏早鸿。
前驺潘岳贵,故里邵平穷。劝隐莲峰久,期耕树谷同。
凫飞将去叶,剑气尚埋丰。何必华阴土,方垂拂拭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帝城:指长安或洛阳,这里指长安。
2. 剧县:指繁重的县务。
3. 令尹:古代对县官的尊称。
4. 美居东:形容所任职位优良。
5. 赵张下:指汉代著名的廉吏赵广汉和张敞之下。
6. 星象:天上的星辰。
7. 拥归:有朝会时官员簇拥君王而归之意。
8. 从北阙:从朝廷归来。
9. 送上:献上。
10. 黄山:长安的一座山。
11. 素浐:指西安附近的浐河。
12. 封疆:土地边界。
13. 圣聪:皇帝听闻。
14. 土膏:肥沃的土地。
15. 廨宇:官员办公的地方。
16. 文场:文人聚会的地方。
17. 新桂茂:比喻文学新人崭露头角。
18. 粉署:古代官员办公处所。
19. 朝街:闹市街道。
20. 火散红:比喻街市的繁华景象。
21. 劝隐:规劝隐居。
22. 莲峰:华山主峰。
23. 树谷:种树以谋食。
24. 将去叶:比喻事物即将衰败。
25. 剑气:兵器的光泽。
26. 方垂:才显露出。
27. 拂拭功:剑术的一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刘得仁与友人万年的交流,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和对友人故乡的赞美。首联描述了长安城的繁荣景象,强调了令尹的地位。颔联则描写了诗人与友人在皇家宫阙间的互动,展示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接下来的几联分别描绘了诗人在京城的生活场景,如紫禁城的壮丽、江河湖泊的相通、土地肥沃、民众富饶等。这些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敬仰。
诗歌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和友人的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他建议友人隐居山林,过上宁静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最后,诗人用“何必华阴土,方垂拂拭功”的佳句收尾,暗示诗人认为不必追求名利地位,只要能保持高尚的品质,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刘得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是唐代诗人刘得仁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在这个时期,刘得仁身处唐朝的中期,虽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宦官、权贵的专横和党争激烈。
此时,刘得仁作为一个士人,在科举道路上历经艰辛,屡试不第。他曾多次赴京应试,却每次都名落孙山。这种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仕宦之途的艰辛和无奈,也对当时的官场腐败和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在这首诗中,刘得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世事的无常之感。他以“疏懒非诗法”为借口,实则暗示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矛盾。这种情绪反映了当时士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心态,也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