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进士田卓入华山

标题包含
送进士田卓入华山
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辞家计已久,入谷住应深。 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业成须谒帝,无贮白云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所带之物:六经与古琴 离开家乡已许久,如今居住在山谷深处。 与岩石为伴的僧人共度闲暇时光,林间落叶满布,我在其中书写着心得。 待到学业成就时,我会去向君王献上忠诚,内心却始终保持纯净如白云。
去完善
释义
《送进士田卓入华山》姚合 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注解:1. 六经:这里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2. 一琴:指古琴或瑶琴,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常随身携带的乐器,寓意恬淡的生活态度。】 辞家计已久,入谷住应深。【注解:3. 辞家:离开家乡。4. 入谷:这里指的是进入华山山谷,隐居于世。5. 住应深:表示应该在山谷中居住得越来越深入,追求隐居生活的真谛。】 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注解:6. 偶坐:随意坐下。7. 僧同石:与僧人一同坐在石头上。8. 闲书叶满林:用树叶制成的书写材料在树林中随意书写。】 业成须谒帝,无贮白云心。【注解:9. 业成:学业有成,功成名就。10. 谒帝:拜访皇帝,表达忠诚之心。11. 无贮白云心:不要有过多留恋世间名利的心思,保持一颗平常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田卓进士告别尘世,隐居华山的情景。诗人表达了田卓居士的精神追求——在远离尘世的山谷中,他怀抱六经和古琴,在自然与静谧中实现人生的理想。虽然诗中提到“业成须谒帝”,但这并非要求田卓投身名利场,而是希望他能坚持自己的信仰,不为世俗所累。整首诗体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美好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进士田卓入华山》这首诗创作于唐朝中期,大致在唐德宗贞元(785年)至宪宗元和(820年)年间。此阶段是诗人姚合的早期作品,正值其年轻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姚合的生活并不一帆风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书香门第,年轻时努力求学,然而科举之路并不顺利,曾屡试不第。尽管屡遭挫折,姚合并未放弃追求理想,仍然坚持勤奋学习,最终在他34岁时考中了进士。他的诗歌才能也逐渐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成为了唐代后期著名的文人之一。 与此同时,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中兴时期,虽然国力渐衰,但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繁荣。这一时期的士人崇尚隐逸之风,许多才子佳人纷纷远离尘嚣,遁入山林,寻求心灵的解脱与慰藉。这种风气的盛行也影响了姚合的思想观念,使他对田园山水充满了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