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蝉寄贾岛

标题包含
闻蝉寄贾岛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 雨晴烟树里,日晚古城中。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秋天到来时,我所吟唱的诗句倍感苦涩,一半被吞下,一半随风飘散。修禅的人听了心情也会变得纷乱,而忧愁的人则宁愿耳朵变聋。在雨后晴朗的烟雾树丛间,太阳正在渐渐落向古老的城池之中。遥远的思念应该难以尽数,谁又能与我一同分享这份感受呢?
去完善
释义
1. 闻蝉寄贾岛:这是一首题赠给诗人贾岛的诗。 2. 秋来吟更苦:秋天来了,听到蝉的鸣叫更让人感到痛苦。 3. 半咽半随风:指蝉声时断时续,随风飘散。 4. 禅客:对僧人的尊称,这里指贾岛。 5. 心应乱:形容听到蝉声后心情变得烦乱。 6. 愁人:指姚合自己,因秋蝉之鸣而感伤。 7. 耳愿聋:希望耳朵暂时失聪,听不到蝉声。 8. 雨晴烟树里:雨后初晴,烟雾笼罩的树林中。 9. 日晚: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 10. 古城中:古老的城市之中。 11. 远思:指遥想远方的贾岛。 12. 应难尽:无法完全表达出心中的思念之情。 13. 谁当与我同:谁能和我一起分担这种思念之苦。
去完善
赏析
《闻蝉寄贾岛》一诗,以蝉鸣秋至为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切的感慨。首联“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点明季节转换时,蝉的哀歌愈发引人共鸣。颔联“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则借“禅客”与“愁人”的心境对比,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在这一背景下的心境。颈联“雨晴烟树里,日晚古城中”,通过描绘雨后阳光普照、夜幕降临的古城区的景象,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尾联“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此情此景时的孤独感,以及对能够理解自己情感的知音的期待。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颇具艺术价值的古诗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蝉寄贾岛》这首诗创作于唐朝中期,公元814年左右,诗人姚合与贾岛是同时代的好友。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诗歌创作非常活跃,文人士大夫之间交流频繁,彼此多有唱和之作。然而,在这样的盛世之下,依然存在着种种社会矛盾和不公现象。例如,科举制度使得文人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士子们为了功名利禄而奔波劳碌,往往忽视了内心的真实感受。姚合与贾岛虽然身处不同的境地,但都对这种现实感到困惑和忧虑。他们以诗歌相互倾诉、安慰,试图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首《闻蝉寄贾岛》就是姚合在听到蝉鸣声时,有感而发写给贾岛的诗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