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招游
不来知尽怪,失意懒春游。闻鸟宁惊梦,看花怕引愁。
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何似华筵上,推辞候到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知道是否有人责怪,但春天的失望让我失去了兴致。听到鸟叫声,我宁愿醒着而不是在梦中;看到鲜花盛开,我担心它会引发忧愁。
用下棋来挑战对手,或者买醉让自己保持清醒。相比之下,参加豪华的宴会时,我会婉言谢绝那些劝酒的礼仪。
去完善
释义
1. 答:答复;回答。
2. 友人:指亲密的朋友。
3. 招游:邀请出游。
4. 知尽:全都知道。
5. 怪:责怪;责备。
6. 失意:不称心;不如意。
7. 懒:不愿意;没有兴趣。
8. 春游:春天出游。
9. 闻鸟:听到鸟叫声。
10. 宁:岂能;怎能。
11. 惊梦:因受惊扰而醒来。
12. 看花:观赏花朵。
13. 怕引愁:担心引起愁绪。
14. 赌棋:赌博下棋。
15. 招敌手:邀请对手。
16. 沽酒:买酒。
17. 自扶头:自己醉醺醺的样子。
18. 何似:哪里比得上。
19. 华筵:盛大的宴会。
20. 推辞:拒绝接受。
21. 候到筹:等待抽到筹。
去完善
赏析
《答友人招游》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间的深厚情感和美好时光。姚合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不来知尽怪”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真诚,即使不能参加游宴,也不会责怪他们。而“失意懒春游”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在友情与生活中寻求平衡。
接下来的诗句“闻鸟宁惊梦,看花怕引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对大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外界的感知都表现出了敏锐的洞察力。最后两句“何似华筵上,推辞候到筹”则道出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期待。他以一种婉转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希望在盛大的宴席上与朋友共度欢乐时光的愿望。
总之,《答友人招游》这首诗歌通过细致的描绘,深刻地传达了作者与友人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答友人招游》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825年前后,这一时期正是唐朝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但朝政腐败、民生困苦的问题日益突出。
姚合在年轻时曾游学京师,后回到家乡隐居务农。期间,他结识了不少朋友,这些朋友多是有志之士,他们常常一起游览名胜古迹,畅谈天下大事。姚合在与友人的交往中,深感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这也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首诗中,姚合描绘了与友人共游的美好画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然而,他也意识到了人生无常,现实中的种种困境让他们无法真正实现这种理想的生活。这种感慨既是对个人的自省,也是对时代的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