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悯农

标题包含
悯农
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贱士但俛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流谦(1072年-1128年),字无变,号澹轩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同乡。 李流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后来,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秋天收割完毕,春天新苗破土而出。 还要囤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哪能有人面有饥色? 常年辛苦劳作,却无法保障一日温饱。 地方官是我们的父母官,但我们百姓只能默默忍受。
去完善
释义
1. 秋苗扫地尽:秋苗,秋天种植的作物;扫地尽,意为全部被扫光。 2. 春苗破土出:春苗,春天种植的作物;破土出,指新芽从土壤里钻出来。 3. 尚当积陈陈:尚,还;当,应当;积,储存;陈陈,陈旧的食物。 4. 那得有菜色:哪能,表示反问的语气;菜色,营养不良的脸色。 5. 不知终年耕:不知,表示不知道;终年,全年;耕,耕种。 6. 未了一日食:未了,没有结束;一日食,一天的食物。 7. 守令民父母:守令,地方官吏;民父母,对地方官吏的尊称,意为人民的长官。 8. 贱士但俛嘿:贱士,地位低下的读书人;但,只是;俛,低头;嘿,沉默不语。
去完善
赏析
《悯农》是南宋诗人李流谦的一首悯农诗。诗中通过对农民劳作艰辛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谴责。 首句“秋苗扫地尽”描绘了秋天时农田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农民辛勤耕耘的情景。第二句“春苗破土出”则描述了春天播种时的情形,表达了农民的勤劳和希望。 第三、四句“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表现出农民的艰苦生活,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用一年又一年的劳动成果去换取粮食,却仍然无法避免饥饿。“陈陈”意为陈旧,这里指农民的粮食,而“菜色”则是指营养不良的脸色,这两句形象地展示了农民的困苦生活。 第五、六句“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表现出了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却无法满足一天的温饱需求,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生活的艰难。 最后两句“守令民父母,贱士但俛嘿。”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他们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却不关心民生疾苦,使得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俛嘿”是低头不语的意思,这里暗示了农民的无奈和沉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悯农》是南宋诗人李流谦的一首描绘农民辛勤劳动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也就是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金国的入侵、宋朝的南渡等。这些事件使得当时的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百姓生活困苦。李流谦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知识分子,他用自己的诗歌记录了当时农民的艰辛生活。 在李流谦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的生活状况有着深入的了解。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种关注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中,还体现在他的行动中。他曾多次为民请命,呼吁政府关心民生,减轻农民的负担。 总的来说,《悯农》这首诗是在南宋时代背景下,由李流谦这位关心民生的知识分子创作的。它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现实的严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