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林逋处士
深居猿鸟共忘机,荀孟才华鹤氅衣。
满砌落花春病起,一湖明月夜渔归。
风摇野水青蒲短,雨过闲园紫蕨肥。
尘土满床书万卷,玄纁何日到松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深处居住与猿猴、飞禽共享悠闲生活,和荀子、孟子一样才学出众,穿着飘逸的鹤氅衣。
满地落花预示春天来临,病愈后的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夜晚在湖中捕鱼归来,面对一湖明月,心中宁静无比。
微风吹过湖面,青草和蒲苇摇曳生姿,雨后的闲园里,紫色蕨菜显得格外丰满。
书房里的书卷堆满了书桌,何时才能换上玄色的礼服进入那松木门扉中的世界呢?
去完善
释义
1. 深居:指隐居深山;
2. 忘机:消除机心,指没有世俗的机巧之心;
3. 荀孟:即荀子和孟子,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4. 鹤氅衣:指道家的服饰,这里用来形容林逋处士的衣着;
5. 满砌:指台阶上铺满了落花;
6. 春病起:春天生病后渐渐恢复;
7. 一湖:指整个湖泊;
8. 明月夜渔归:夜晚打渔归来时月光明亮;
9. 青蒲:绿色的菖蒲;
10. 紫蕨:紫色的蕨类植物;
11. 尘土满床书万卷:形容藏书丰富;
12. 玄纁:黑色和浅红色的丝织物,古人用作祭服或朝服;
13. 松扉:松木做的门。
去完善
赏析
《赠林逋处士》是宋朝释智圆写的一首送给隐士林逋的赞美诗。诗人以生动的描绘和贴切的比喻来表现林逋超尘脱俗的生活和高尚的品质。
“深居猿鸟共忘机”,描述了林逋的隐居生活,与野生动物为伴,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出了林逋与世无争的恬淡心态。
“荀孟才华鹤氅衣”,把林逋比作古代儒家大师荀子和孟子,表达了对他学识渊博和人品的极高评价,同时通过“鹤氅衣”这一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他潇洒脱俗的风貌。
“满砌落花春病起”,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满地落花的画面展现出浓厚的季节氛围,而作者在此时节的病愈则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一湖明月夜渔归”,形象地描述了林逋夜晚捕鱼归来的情景,湖面的明月照亮了他的身影,突显出他的独立、自由与悠然自得。
“风摇野水青蒲短”,通过风中摇曳的野水和岸边短短的青蒲,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乡村风景画,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雨过闲园紫蕨肥”,描绘了春雨过后,静谧的花园里紫蕨生长的繁茂景象,体现了自然的生命力。
最后,“尘土满床书万卷,玄纁何日到松扉”,展现了林逋书房中堆积如山的书籍,寓意着他学识丰厚;同时通过“玄纁何日到松扉”的发问,表达了对林逋高尚品质与人格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隐士林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林逋处士》是宋代诗人释智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林逋闲适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释智圆,宋代高僧,法号源明,其诗歌作品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而著称。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的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释智圆在此时成为一位高僧,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强调内心宁静和对生活的超脱态度。
在这个时期,释智圆的生活经历坎坷,他曾游历各地,广交朋友,其中与林逋的友谊尤为深厚。林逋是北宋著名的隐士,他一生淡泊名利,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释智圆在与林逋交往的过程中,被他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所吸引,从而创作了这首《赠林逋处士》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外,北宋时期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人们崇尚儒家仁爱思想和道家顺应自然的观念,这使得释智圆这类隐逸诗人得以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尊重和认可。释智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诗歌创作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生活哲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