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云间僧见寄
一从湖上别,无处问相知。
几夜频驰梦,今朝忽寄诗。
山昏云过湿,院静鹤归迟。
此去秋风近,应须动客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从在湖边分别之后,便再也找不到熟悉的人打听你的消息。
我接连好几个晚上都梦见你,今天终于收到了你的诗。
远处的山上乌云密布,仿佛还带着湿气;安静的院落里,仙鹤缓缓归来。
秋天已近在眼前,这让我想起过往的经历,不禁勾起了离别的愁绪。
去完善
释义
1. 酬:这里指回答、回赠。
2. 云间:古县名,在今上海市松江县一带。这里指代僧人所在的地区。
3. 一从:自从。
4. 别:分离。
5. 无处:无法找到。
6. 问:询问。
7. 相知:互相了解的朋友。这里指与僧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8. 几夜:多次夜晚。
9. 频:频繁。
10. 驰梦:做梦时奔跑,形容思念之切。
11. 今朝:今天早晨。
12. 忽:突然。
13. 寄诗:寄来诗篇。
14. 山昏:山色昏暗。
15. 过湿:湿润。
16. 院静:院子安静。
17. 鹤归迟:仙鹤归来迟缓。这里用鹤的归来比喻友人的到来。
18. 此去:这次离去。
19. 秋风近:秋天的风即将来临。
20. 应须:应该。
21. 动客思:触动旅人的思绪。
去完善
赏析
《酬云间僧见寄》是一首表达离别和思念之情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云间僧的来信以及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岁月流转中的真挚友谊和人生无常之感。
首联“一从湖上别,无处问相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无奈与思念。“一从”表示自从,“无处问相知”则表达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知己的困难。
颔联“几夜频驰梦,今朝忽寄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虽相隔遥远,但心灵相通的情谊。即使无法相见,他们也会在梦中相会,而这种深厚的友情也通过诗歌传递。
颈联“山昏云过湿,院静鹤归迟”,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心境的平和以及对友人的祝福。
尾联“此去秋风近,应须动客思”,暗示了即将来临的秋天,这会让诗人和他的朋友更加思念彼此。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希望他在旅途中能够感受到这份温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云间僧见寄》是南宋诗人徐集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理宗时期(公元1224年-1264年),这一时期正值南宋末年,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诗人徐集孙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经历也颇不寻常。他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但也曾经历过生活的困顿。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一时期,佛教文化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云间僧便是徐集孙的一位佛教友人,他们之间的友谊加深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因此,当云间僧寄来一首诗时,徐集孙便以这首《酬云间僧见寄》回赠,表达了他们对佛法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