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其一
芳意已将春漏泄,真香何虑雪埋藏。
百花头上争先好,未用忙夸落后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意已经逐渐显露出来,春天的气息使得花香四溢,香气扑鼻,无需担忧会被雪花覆盖。在百花齐放的季节中,它们竞相开放,争艳斗丽,不需要忙着去打扮自己以追求潮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芳意:指梅花的香气。
2. 春漏泄:春天来临的征兆。漏泄,泄露,透露。
3. 真:真实。
4. 香:气味。
5. 何虑:不必担心。
6. 雪埋藏:大雪掩盖了梅花的生长。
7. 百花头:比喻梅花在众花中优先开放。
8. 争先好:争取成为第一。
9. 用:表示目的或意图的虚词。
10. 忙:着急,急忙。
11. 夸:炫耀。
12. 落後粧:指其他后来盛开的鲜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梅花 其一》以梅花为诗眼,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诗句“芳意已将春漏泄,真香何虑雪埋藏”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天悄然绽放,散发出阵阵芬芳,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尽管雪花覆盖着梅花,却无法掩盖其浓郁的香气。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梅花比作春天来临的使者,形象地传达了梅花的坚韧和顽强。
接下来的两句“百花头上争先好,未用忙夸落后粧”,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傲霜斗雪、独领风骚的赞美。在这两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偶修辞,强调梅花在百花之中独占鳌头,无需担心会落后于其他花朵。这种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更突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高尚品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梅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 其一》是南宋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描绘梅花的五言诗。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之间。
人生际遇:黄裳,字文秀,号紫霞山人,福建浦城人。他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诗词歌赋。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未能跻身仕途。后来,黄裳投身军旅,成为抗金名将岳飞麾下的一员猛将。在岳飞北伐中原的战争中,黄裳屡建战功,因功升任武节郎。但是,随着岳飞的冤死,黄裳受到牵连,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在这期间,黄裳目睹了民间的疾苦,感受到了国家的动荡,他的心态和人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金兵屡屡南下侵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腐朽无能,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严重。在这种背景下,黄裳作为一位正直的文人,既痛心疾首于国家的衰败,又对民间的苦难感同身受。他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诗歌创作中,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国家复兴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