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才横溢,尤以律诗和绝句见长,被誉为“小李杜”之一(另一位是杜牧)。 李商隐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地方...查看更多
小奈 xiaonai2253
去完善

译文
多谢你的鸣叫时时提醒我人生的艰辛,正如我现在的生活一般,全家都在清苦中度日。
小奈 xiaonai2253
去完善
释义
烦君:麻烦你(蝉);相警:提醒我;举家清:全家都清贫。
小奈 xiaonai2253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咏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刻感慨。开篇两句描绘了蝉的生存状态,“本以高难饱”暗示其处境艰难,“徒劳恨费声”则强调努力的徒劳无功,奠定了全诗哀怨的基调。接下来,“五更疏欲断”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凉气氛,而“一树碧无情”则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界的冷酷无情。后半部分转入个人境遇的描写,“薄宦梗犹泛”和“故园芜已平”分别表现了诗人的漂泊之苦与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则借蝉鸣点明主题,既是对蝉的回应,也是对自己的勉励。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魅力。
小奈 xiaonai2253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蝉为象征,抒发了诗人在贬谪期间内心的孤寂、悲凉和对人生痛苦的深深感慨。 在晚唐时期,社会政治动荡不安,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愈演愈烈,这使得许多文人志士如李商隐这样的知识分子饱受压抑和排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李商隐的仕宦生涯屡遭挫折,他曾多次被贬谪,一生未得重用,最后在贫病交加中辞世。 在这样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中,李商隐开始关注自然界的微小生命,以此来抒发自己对于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哀愁。他笔下的“蝉”形象代表了那些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这也是他在人生的低谷中为自己寻找的精神寄托。
小奈 xiaonai2253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