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其四

标题包含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其四
春到花仍笑,时危笛自哀。平城隆准去,瓜步佛狸来。地下皆冤肉,人间半劫灰。只今衰泪眼,那得向君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居士,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 汪藻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职。后...查看更多
丁丁爱我_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到来时花儿依然在微笑,但在这危难之际,笛声却充满了哀伤。曾统治平城的皇帝已离去,而北虏敌酋却来到了瓜步。地下的白骨诉说着冤屈,人间已被战火烧成一片灰烬。如今我含泪的眼睛已经失去了神采,又怎能对你展露笑颜呢?
丁丁爱我_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己酉:指公元1129年,南宋初期。 2. 常州使君侄:常州刺史的侄子。 3. 春到花仍笑:春天到来,花儿依然盛开,如同在微笑。 4. 时危:指当时局势紧张,国家危机。 5. 平城:古邑名,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 6. 隆准:高鼻梁,此处指刘邦。 7. 瓜步:古代渡口名,位于江苏南京市栖霞区。 8. 佛狸:北魏太武帝的小名。 9. 地下皆冤肉:指战争导致大量无辜百姓死亡。 10. 劫灰:火灾后的灰烬,比喻灾难后的残骸。 11. 衰泪眼:眼泪饱含悲伤与痛苦。 12. 那得向君开:哪还能对着你开朗欢笑呢?
丁丁爱我_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战乱岁月的悲痛和对家乡的思念。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笛子的哀鸣,象征着和平与战争并存的时代背景。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古代战争的遗址,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第五句和第六句以“冤肉”和“劫灰”为喻,暗示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悲哀,因为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无法欣赏美好的景色。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丁丁爱我_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 其四》是南宋诗人汪藻在公元1139年所作的组诗。 在这一年里,时值乱世,金兵南侵,烽火燃遍中原大地,百姓涂炭,生灵哀鸿遍野。汪藻作为南宋士大夫,眼见国家的动荡、民族的危亡,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悲痛。此时他离开故乡江苏常州,流寓浙江杭州,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而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正处于南北宋之交。北宋灭亡后,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朝廷,定都杭州。虽然南宋初期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朝廷的懦弱,使得军事日益衰退,金国不断侵犯南宋疆土。面对这种局面,汪藻渴望能够保卫家国,安定民生,但现实却是无能为力。 因此,在这首诗中,汪藻通过寄给侄子表达了他对家国的忧思和对民族危亡的关切。同时,也对侄子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成长为一位有才能、有担当的人才,共同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
丁丁爱我_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