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叹
堪叹是衰年,年年白发添。
客身穷鬼狎,古道俗人嫌。
当作凌霄鹤,休为上竹鲇。
到头归去好,祇合效陶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叹岁月不饶人,每年的白发都在增多。
漂泊江湖的贫苦生活总是受人轻视,而那些世俗的人也常常对我产生厌恶之情。
我应该像凌云的仙鹤一样高洁傲岸,不要做那些卑微琐碎的事情。
最终能回归故里,过上陶渊明那样悠闲自得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去完善
释义
1. 堪:可以,能够。
2. 年年:每年。
3. 衰年:老年;岁数大的时候。
4. 白发:人老时出现的白头发。
5. 客身:离家在外的人。
6. 穷鬼:旧指贫穷而不得意的人。
7. 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8. 古道:古时候的风俗习惯或道德风尚。
9. 俗人:世俗之人;普通人。
10. 凌霄鹤:指仙鹤,寓意超脱尘世。
11. 上竹鲇:爬到竹竿上的鲇鱼,寓意徒劳无功。
12. 到头:到最后。
13. 归去:回去;回家。
14. 祇:只,仅仅。
15. 合:应该。
16. 陶潜:陶渊明,东晋诗人,以田园诗著名,其生活态度恬淡自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人生感悟和对生活的哲理反思,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慨叹和对人生的洞察。开篇两句“堪叹是衰年,年年白发添”就揭示了诗人的心境,通过逐年增长的白发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对于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悲哀。接下来的四句则进一步展现出诗人在困顿生活中的挣扎与坚持,尽管世人不理解他,甚至嘲笑他的贫穷,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轻易妥协。而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寄希望于未来的期许,期盼自己如凌云之鹤般展翅高飞,摆脱世俗的束缚。最后,他以陶渊明为楷模,暗示出诗人追求恬淡自然的田园生活,追求心灵的安宁与自由。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彰显了作者对人生的高超见解和处世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堪叹》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释文珦为诗人的笔名。当时正值朝代更迭之际,战争频繁,民生疾苦。诗人以堪叹一词概括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在这个时期,释文珦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武将,后因战败而被贬谪到偏远的江南地区。在那里,他目睹了民间的苦难,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一方面对国家命运感到忧虑,另一方面又对民间疾苦充满同情。这种情感在《堪叹》一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王朝已经走向衰落,北方的金国不断入侵,战火蔓延到了江南地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百姓流离失所。在这种情况下,释文珦深感忧虑,他希望以自己的诗歌作品唤醒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外侮,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然而,他的愿望并未实现,南宋最终灭亡,但他的诗歌却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见证,流传后世。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