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荷亭

标题包含
荷亭
影浸苍凉月,香随澹荡风。 露华初泛泛,秋思莫匆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舒岳祥(1249年-1316年),字景薛,号巽峰,又号双峰,浙江宁海人。他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人、官员,以文学成就和清廉品质著称。 舒岳祥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淡淡照破荒凉影,香气随风悠悠飘散。露水晶莹刚刚挂上枝头,秋天的思绪不要急急忙忙离去。
去完善
释义
1. "荷亭":指的是以荷花为主题的亭子。 2. "影浸":这里指月光在水中荡漾。 3. "苍凉月":指秋天的月亮。 4. "香随":香气随着风飘散。 5. "澹荡风":指秋风。 6. "露华":指露水。 7. "泛泛":指露水在荷叶上流动。 8. "秋思":秋天引起的思绪或情感。 9. "莫匆匆":不要急急忙忙的。
去完善
赏析
《荷亭》一诗以描绘宁静的荷塘夜景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首句“影浸苍凉月”形象地刻画了月光映照下的荷花倒影,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感觉。接下来的一句“香随澹荡风”则通过风中飘散的荷香传达了自然界生命的活力和情趣。 在颔联中,诗人描述了“露华初泛泛”的景象,暗示出清晨的来临,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清新与活力。同时,诗人还通过“秋思莫匆匆”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的思考,抒发了对自然规律和人世变迁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荷亭》是南宋诗人舒岳祥的一首描绘夏日荷花景色的诗篇。此诗创作于公元1258年前后,正值南宋末年,金国南侵,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社会背景下。诗人舒岳祥生活在这个时期,深感国家灾难,百姓疾苦,但无力回天,于是将满腔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诗歌创作之中。 在这一年,诗人舒岳祥的生活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他的好友陆游因病去世,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陆游的离世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无常和历史的沧桑。同时,由于战乱的影响,舒岳祥被迫离开家乡,辗转多地避难。在这个过程中,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动荡,心中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越发强烈。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侵,江南地区战火连天。而朝廷内部腐败严重,政治斗争激烈,使得国家局势更加危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以诗歌抒发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舒岳祥也不例外,他在《荷亭》一诗中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