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赵寺丞世长知益州华阳县
帝选循良抚远民,由来百里应星辰。
征车蜀道闻猿苦,祖帐西郊落叶频。
莫为割鸡轻邑宰,应须叱驭効忠臣。
锦城自古繁华地,好与风光作主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皇帝选拔廉洁有德之人才去安抚远方的人民,他们在百里的范围内如同星星一般散发着光亮。驾驶着马车在蜀道上听着哀苦的猿猴声音,而郊外祖帐之处落叶纷纷。不要以为治理小地方就像杀鸡用牛刀一样容易,应当要像忠诚的大臣那样尽职尽力。四川自古以来就是繁华富饶的地方,应该以主人的身份好好欣赏那里的美景。
去完善
释义
1. 帝选:指皇帝选拔官员;
2. 循良:清正廉洁的官吏;
3. 抚远民:安抚远方的百姓;
4. 百里应星辰:指距离京城百里的地方,星象是百里以内的事务;
5. 征车:指出任的公车;
6. 蜀道:四川地区道路险峻;
7. 祖帐:送别设帐的地方;
8. 西郊:城西边的郊区;
9. 割鸡:比喻处理小事;
10. 轻邑宰:轻视县令职务;
11. 叱驭:驾驭马车的人;
12. 效忠臣:指效仿忠诚的大臣;
13. 锦城:指四川成都;
14. 繁华地:繁华的城市;
15. 好与风光作主人:意指要充分利用这里的美好风光来作为自己的住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杨亿为赵寺丞世长任益州华阳县令所作的送别诗。首联点明皇帝选拔贤良人才去安抚远方的百姓,以星辰比喻官员离首都之遥。颔联借蜀道的艰难、哀猿的悲鸣和落叶飘零的景象,表现离别的愁绪和对赵世长的关心。颈联是对他的期许和鼓励,告诫他不要轻视县令的职责,要以忠诚报效国家。尾联祝愿他在锦绣江山的繁华地大有作为,与风光和谐共处。全诗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赵世长的敬佩、祝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大理赵寺丞世长知益州华阳县》是北宋诗人杨亿所作。创作于公元1016年,正值北宋时期,这一阶段的历史特点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作者杨亿此时正处于人生的中期,他在朝廷任职期间,先后担任尚书省左司郎中、户部侍郎等职务,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在公务之余,杨亿热衷于文学创作,尤其在诗词方面造诣颇深,不少作品流传后世。他在此时期创作的诗歌往往反映了其对于社会民生、政治变革等方面的关心与思考。
从时代背景来看,宋真宗时期(998-1022年)的北宋国家总体安定,经济发展较快,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在此背景下,杨亿作为朝廷重臣,自然会对国家的治理及民生发展保持关注。这首诗便是通过赞美赵寺丞世长的才能与功绩,表达了作者对于贤能之士的赞美以及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