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二绝黄鲁直云王都尉有之邀同赋 其二
清嫌冰麝俗,淡学池鹅黄。
情知不是蜡,风定有余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新的气味如同冰麝,淡泊的气息就像池塘里的白鹅,婉约迷人。明明知道这香气并非源自蜡烛,但当风吹过,仍有淡淡的余香留在空气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蜡梅:又称腊梅,为一种常绿灌木,因其花瓣色似蜜蜡而得名。
2.黄鲁直:即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3.王都尉:指王诜(shēn),宋代著名文人、画家,官至都尉。
4.清嫌冰麝俗:意为蜡梅以其高洁的姿态,让人联想到冰麝的香气,但又不甘与之雷同。冰麝,麝香的一种,具有独特的香气。
5.淡学池鹅黄:意指蜡梅花的颜色淡雅,如同池塘中的鹅黄色。
6.情知不是蜡:这句话是说虽然蜡梅花瓣形似蜡烛,但却并非真正的蜡。
7.风定有余香:即使风停了,空气中仍然弥漫着蜡梅花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蜡梅的特点和美感,诗人用冰麝和池鹅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蜡梅的高洁与清雅。同时,通过“情知不是蜡”一句,巧妙地将蜡梅与其他花种区分开来,突显出蜡梅的独特韵味。最后,“风定有余香”更是凸显了蜡梅香气悠长、淡雅迷人的特点。整首诗宛如一幅蜡梅花图,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展现了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时的深厚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蜡梅二绝黄鲁直云王都尉有之邀同赋 其二》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孔武仲正值中年,在政治仕途上颇为得意,历任国子直讲、高密县丞、太常博士等职务。他的诗作多抒发人生的感慨,也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
这个时期的北宋,文化繁荣,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的人才。孔武仲在年轻时便以文章闻名于世,得到朝廷的赏识,先后担任了多个官职。然而,尽管他在政治仕途上有所成就,但他仍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时常与文友们切磋诗艺,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在这首《蜡梅二绝黄鲁直云王都尉有之邀同赋 其二》中,孔武仲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蜡梅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蜡梅的喜爱之情。同时,他也借蜡梅的形象表达了人生如梦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