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暮步至江上

标题包含
暮步至江上
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 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 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 雪篱风榭年年事,辜负风光取次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本中(1084年-1145年),字居仁,号紫微山人,祖籍寿州(今安徽寿县)。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和诗人。 吕本中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吕希哲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吕本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宾客久负鹦鹉酒杯,春天的忧虑如潮水般涌来。 树木的阴影并没有挡住船帆的影子,但雨水却随着潮水的到来而来。 山峦如同老朋友可以一同畅饮,花朵像遗憾一样不愿再次绽放。 雪中的篱笆和风中的亭子每年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让我们错过美丽的风景而只能慢慢回来。
去完善
释义
1. 客事:做客的事务,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因拜访亲友而离家在外。 2. 鹦鹉杯:一种酒杯,此处表示斟酒敬客。 3. 春愁:春天的哀愁。 4. 凤凰台:源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诗中的“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5. 不碍:不妨碍。 6. 帆影过:指船只经过。 7. 雨气:降雨的迹象。 8. 潮信:即潮水的消息。古人以日月星辰的变化作为识别四季的依据,其中也包括根据潮汐涨落的情况来判断季节。 9. 对饮:一起喝酒。 10. 花如遗恨不重开:花朵凋谢,仿佛带着遗憾不再盛开。 11. 雪篱风榭:冰雪覆盖的竹篱茅屋,表示年景不好。 12. 取次回:草率地来回往返。
去完善
赏析
《暮步至江上》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是一首描绘暮色江景的诗。此诗通过对江边景色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无奈。 首联“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以鹦鹉杯和凤凰台作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客事不如意,春愁难消,正如鹦鹉杯的酒和凤凰台的繁华一样难以抵挡。 颔联“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形象地描绘了江面的景象,帆影在树阴下穿梭,雨气随着潮水而来,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颈联“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时光的感叹。山依旧,而故人难寻;花凋谢,无法再次盛开,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尾联“雪篱风榭年年事,辜负风光取次回”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雪篱风榭的美景年年相似,但诗人却无法尽情享受,只能一次次错过。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奈,既有对故人的怀念,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暮步至江上》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为北宋末年,即公元1100年至1126年左右。这个时期,正值宋徽宗在位,国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在这个时间段内,吕本中的人生经历颇富戏剧性。他原本是一位出身名门的才子,年轻时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在宫廷斗争中,他被卷入权力漩涡,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一度被贬谪,远离朝廷,流落江湖。在颠簸流离的岁月里,他得以亲眼目睹民间的疾苦,体会到人生的无常。这些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正处于唐宋之交,文化繁荣。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诗坛群星璀璨。吕本中身为其中一员,深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将个人遭遇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国家的忧虑。在他的笔下,江南水乡的美景、渔舟唱晚的画面,都成为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悲悯情怀的象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