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其四
隐几不能卧,闲阶且独行。夜潮浮月上,寒树带鸡鸣。竹密窗犹暗,星疏户欲明。一时善利者,怀抱各相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无法舒适的躺在休息椅上,我独自在空荡的台阶上漫步。夜晚的海潮伴着月亮升起,寒冷的树林中传来阵阵鸡鸣。尽管竹林密集,但窗户依然显得昏暗,而稀疏的星星让房间显得更加明亮。这些美好时刻,每个人的心中都孕育着各自的生命故事。
去完善
释义
1. 隐几:古代人靠在几案上休息的一种方式,此指休息。
2. 闲阶:空闲的台阶。
3. 夜潮:夜晚的潮水。
4. 寒树:寒冷的树木,此指冬季的树。
5. 带鸡鸣:带着鸡叫的声音。
6. 竹密:竹子密集。
7. 星疏:星星稀疏。
8. 善利者:善于发现利益的人。
9. 各相生:各自表达出各自的情感或想法。
去完善
赏析
《村居 其四》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月夜漫步乡村的情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首联“隐几不能卧,闲阶且独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颔联“夜潮浮月上,寒树带鸡鸣”,以潮水、月光和树木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景。颈联“竹密窗犹暗,星疏户欲明”,则是对乡村夜色的进一步描绘,使得诗歌的氛围更加浓郁。尾联“一时善利者,怀抱各相生”,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出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力的哲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村居 其四》是清代诗人何绛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刚刚经历了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的历史剧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与苦难。而作者何绛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是一位文人,曾在明朝末年担任过官员,但明朝灭亡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失去了官职,成为了一位普通百姓。
在这样的背景下,何绛写下了这首《村居 其四》。诗中描绘了他在乡村生活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不满。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何绛在生活中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