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东岑上人
明朝踪迹又天涯,不及同看九日花。
莫道秋来难作客,心闲随处即吾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明朝分别又在远方,无法一起欣赏九日的花朵。
不要说秋天难以出行做客,只要内心悠闲,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我的家。
去完善
释义
《别东岑上人》注释如下:
1. 别:离别,分别。
2. 东岑上人:诗人所别之人,一位僧人。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
3. 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4. 不及:来不及。
5. 九日花:指菊花,因为古人常在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赏菊。
6. 莫道:不要说。
7. 秋来:秋天到来的时候。
8. 难作客:难以成为做客的人。
9. 心闲:心情悠闲。
10. 随处:任何地方。
11. 吾家:我的家园,这里指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去完善
赏析
《别东岑上人》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惆怅心情以及对友情的深深眷恋。首句“明朝踪迹又天涯”,表达了诗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与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接下来的“不及同看九日花”则表达了对错过共赏美景的遗憾。
第二联“莫道秋来难作客,心闲随处即吾家”,诗人以宽慰的口吻告诉友人,虽然秋天让人容易感到寂寥,但只要保持心境宁静,何处都可以成为心灵的家园。这一联不仅揭示了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他面对离别的豁达胸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东岑上人》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释行海所作,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从诗中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应该是在明初时期。在明朝初期,战乱刚刚结束,社会秩序逐渐恢复,但人民生活仍然困苦。释行海作为一名僧人,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深沉的忧患意识。
在这段时间里,释行海的人生际遇并不平坦。他游历四方,与各方人士交流,对社会现实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和期待。他与东岑上人的离别,不仅是两人友谊的终结,更是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
此外,明朝初期社会矛盾尖锐,民间宗教活动活跃。释行海作为一位僧人,他的诗歌反映了佛教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需求。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东岑上人的告别,表达了对自己信仰的坚守和对佛法的敬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