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徐相公韵十首·刘錡
五色戎旌百万鞍,徒夸龙虎统兵官。
嚣喧闪电蕃营乱,阵算回风虏帐寒。
兵法用过黄石远,血盟沥公尽心乾。
太平弟子忧成病,安得征君旧业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鲜艳的军旗和百万匹战马,勇猛的将领们指挥若定。
喧嚣的军营里闪电般混乱,阵阵寒风让敌营倍感凄清。
古老的兵法早已远去,烈士们为了公事尽心尽力。
在和平时期忧心忡忡的孩子们都生病了,希望有以前的英勇将士来分担这份忧虑。
去完善
释义
1. 五色戎旌:指五种颜色的军旗。
2. 百万鞍:指百万兵马。
3. 徒夸:只是夸张地称赞。
4. 龙虎:比喻有才能的人。
5. 统兵官:统领军队的官员。
6. 蕃营:此处指外族的军营。
7. 阵算:指排兵布阵的策略。
8. 黄石远:这里指的是古代兵法《黄石公三略》的作者黄石公。
9. 血盟:用鲜血立下的誓言。
10. 沥公:为公众之事尽心尽力。
11. 心乾:形容全心全意投入某事。
12. 太平弟子:平安时期的人们。
13. 征君:出征的将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以及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期望。首联通过描绘军队的壮丽景象,赞美了刘錡作为军事统帅的英勇和才能。颔联描述了战场上的混乱与敌军的恐慌,凸显了刘錡的军事智慧。颈联以兵法来赞扬刘錡的军事素养,同时表达了他对国家忠诚的决心。尾联则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整首诗充满了悲壮的色彩,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徐相公韵十首·刘錡》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行海为纪念刘錡所作。刘錡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曾任镇南军节度使、湖北安抚使等职,因战功显赫而备受朝廷重用。
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正值金兵南下侵扰中原之际。这一时期,宋朝国力日衰,百姓疾苦,战乱频仍。在这种背景下,刘錡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将领,毅然投身于抗金事业,为国家安宁和民族尊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释行海在创作这首诗时,显然深受刘錡英勇事迹的感动。他通过描绘刘錡的光辉形象,表达了对这位忠诚爱国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借以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出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