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偶作

标题包含
偶作
乾坤独往欲逢谁,只有文王识钓丝。 豪杰尽生龙鬭日,太平须见凤来时。 风前莫听凉州曲,月下长歌白苎辞。 自笑不如南海燕,年年秋社是归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行海,俗名李行海,字宗源,号雪堂,法号释行海。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约1195-1264年)。 释行海出生于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广大的世界中寻找知音,只有周文王才能欣赏我的才干。英勇豪杰如同群龙争艳,而太平盛世需要凤凰降临。不要在冷风中听悲凉的曲子,在月光下高歌欢颂。我自嘲比不上南飞的燕子,每年的秋天都是它们回家团聚的时候。
去完善
释义
1. 乾坤:比喻天地之间,即整个世界。 2. 文王:周文王姬昌,中国古代著名君主之一。这里用他来表示有识人之明。 3. 豪杰:才能出众的人。 4. 龙鬭日:指英雄豪杰争相涌现的场面。 5. 太平: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安宁的景象。 6. 凤来时:凤凰飞来,象征祥瑞吉祥。 7. 凉州曲:古曲名,描绘了西北边疆的壮丽景色。 8. 白苎辞:白居易所创乐府诗的一种。 9. 南海燕:指南方沿海地区的燕子。 10. 秋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去完善
赏析
《偶作》这首诗,以天地为诗境,表达了诗人渴望被知遇的心情。首联“乾坤独往欲逢谁,只有文王识钓丝”,意味着在这广阔天地间,独行独立,谁能理解我呢?只有周文王能识别姜子牙垂钓于渭水的那份智慧与才干。此句看似在询问,其实流露出作者理想抱负无处施展的无奈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颔联“豪杰尽生龙斗日,太平须见凤来时”,借龙凤相斗、凤凰来临比喻英雄豪杰竞相展现才华之时,便是国家太平之日。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英勇豪杰的期许,又流露出对国家治理的关切之情。 颈联“风前莫听凉州曲,月下长歌白苎辞”,提到风吹之前不要去聆听那忧伤的《凉州曲》,月光之下要尽情歌唱那激昂的《白苎辞》。此处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豪放奔放的性格,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生活中的种种羁绊。 尾联“自笑不如南海燕,年年秋社是归期”,通过对比南海燕子每年按时回家的特点,表达出诗人对自己不能像它们那样按照既定目标去生活感到羞愧。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理想的心态。 总的来说,《偶作》这首诗描绘出诗人壮志未酬的惆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通过对天地、英雄豪杰、音乐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趣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作》是南宋著名诗僧释行海的佳作,创作于公元1254年。此时期正值南宋末年,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民众疾苦。释行海身为佛门中人,深感世事沧桑,遂以诗歌抒发感慨。 释行海,本名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山人。他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然而命运多舛,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壮志难酬。后来他投身佛门,成为一代诗僧,以诗词为寄托,抒发心中郁结。 《偶作》一诗描绘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体悟。当时,南宋朝廷腐朽不堪,对外屈从蒙元侵略,对内苛政如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哀叹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展示了诗人卓越的才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