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陪一胡府冬日山行

标题包含
陪一胡府冬日山行
笔床药灶趁霜晴,闲向山中乐宦情。 亭傍疎林看石坐,径穿幽洞遶溪行。 雁来红叶我容老,御爱黄花晚节清。 烟澹凤城门欲掩,夕阳归路竹兜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行海,俗名李行海,字宗源,号雪堂,法号释行海。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约1195-1264年)。 释行海出生于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晴朗的霜降日子里,有笔床和药灶陪伴着我,我在山中享受着悠闲的生活。有时会在亭子旁稀疏的树林里坐着观赏石头,或者在小径穿过幽深的山洞时沿着溪水行走。大雁飞过带来红叶飘落,我的容颜渐渐老去;而皇帝喜爱的黄花让我晚年生活保持清廉。傍晚时分,烟雾淡淡地笼罩着凤凰城门,仿佛快要关闭,我在夕阳下轻轻踏上归路的竹制交通工具。
去完善
释义
1. 陪:陪伴;陪同。 2. 一胡府:这里应该是指诗人与胡府官员一起。 3. 山行:在山间行走。 4. 笔床:古代文人携带的一种文具,可以放置毛笔等物品。 5. 药灶:制药的炉灶,这里指炼丹、制草药的地方。 6. 霜晴:霜后的晴天。 7. 宦情:指官吏的情怀或做官的心情。 8. 亭:亭子,供休息、纳凉的地方。 9. 疎林:稀疏的树林。 10. 看石坐:坐在石头上观看周围景色。 11. 径:小路。 12. 幽洞:深邃的洞穴。 13. 遶溪行:沿着溪流行走。 14. 雁来红叶:秋天的景色,大雁南飞,树叶变红。 15. 我容老:诗人感慨自己已年老。 16. 御爱黄花:皇帝的爱好是菊花。这里可能是指皇帝喜欢的黄色花朵。 17. 晚节清:晚年保持清白。 18. 烟澹:烟雾弥漫。 19. 凤城门:凤凰门,此处可能是指诗人在京城的住所附近的一个城门。 20. 归路:回家的路。 21. 竹兜轻:乘坐轻便的竹编交通工具回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日与胡府共游山行的愉悦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自然的宁静心境。首联作者通过“笔床药灶”描述出游山行所需的物品,表现出闲适的心境。颔联中的“亭傍踈林看石坐,径穿幽洞遶溪行。”则描绘出山间景色及行走路线。颈联借“雁来红叶我容老,御爱黄花晚节清。”表达诗人虽已老去但依然保持高尚情操的情怀。尾联则通过“烟澹凤城门欲掩,夕阳归路竹兜轻。”展现了远处的凤城之景以及轻松返程的场景。全诗节奏明快,韵律和谐,生动地展示出作者当时愉快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陪一胡府冬日山行》是南宋时期诗人文及翁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的冬天,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但从诗句中的“独行冰雪里”和“不似春光好”可以感受到寒冷的季节氛围。 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文及翁作为一名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与这个时代的动荡息息相关。他在朝廷担任过小官,但因为直言敢谏,触怒了权臣,被贬到偏远地区。在此期间,他与朋友胡府相交往,共度时艰。这首诗歌正是他们在寒冬中一起游山时的作品。 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金、元两国的侵略威胁之下,朝政腐败,民众疾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冬日山行的描绘,表达了他们在这个艰难时期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