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北桥夜泊

标题包含
北桥夜泊
夜泊北桥杨柳汀,卷蓑为枕梦魂清。 觉来乱滴孤蓬雨,认作梧桐叶上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行海,俗名李行海,字宗源,号雪堂,法号释行海。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约1195-1264年)。 释行海出生于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晚在北桥边的杨柳小岛上休息,用卷起的蓑衣作为枕头,梦境显得格外清晰。 醒来时听到雨滴落在孤独的小船上的声音,误以为是梧桐树叶上传来的响动。
去完善
释义
1. 北桥:指具体的地名或指代一种特殊的桥梁类型,此处无法确定确切的含义,请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判断。 2. 杨柳汀:由“杨柳”和“汀”组成。杨柳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表示离别、思念等情感;汀是水边的平地,如沙洲、河岸等地形。 3. 卷蓑:指卷起蓑衣,蓑衣是用草编织的防雨衣物,常用于古代农人或其他劳动人民。 4. 为枕:作为枕头使用,这里是指作者将蓑衣卷起来当做枕头使用。 5. 梦魂清:形容梦境宁静、清明的状态。 6. 觉来:醒来的时候。 7. 乱滴:形容雨滴杂乱无章地落下。 8. 孤蓬:孤立的船篷,此处应该指代作者的船只。 9. 梧桐叶上声:声音在梧桐树叶上的回响,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雨滴落在梧桐树叶上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北桥夜泊》是南宋诗人释行海的一首描绘夜晚泊船北桥边的诗。首句“夜泊北桥杨柳汀”描述了诗人在北桥附近的河畔停泊过夜的场景,柳絮飘飞的河畔环境宁静而优美。第二句“卷蓑为枕梦魂清”,诗人以草蓑为枕,展现出他安然入睡、心绪宁谧的状态。第三句“觉来乱滴孤蓬雨”,虽然醒来的诗人发现只是零星的雨点敲打着船篷,然而这一细节却生动地反映出环境的静谧与清幽。最后一句“认作梧桐叶上声”,进一步渲染气氛,那沙沙的雨滴声诗人误以为是风吹梧桐叶的声音,可见周围环境的寂静程度。全诗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抒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景画卷,表现出诗人的逸趣与豁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桥夜泊》是南宋诗人释行海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间泊舟北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当时的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面对北方金国的威胁,国力日益衰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释行海作为一位僧人,他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释行海曾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波折,曾在战乱中失去家园,也曾四处流浪寻找生活的慰藉。在这样的经历中,他对故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在《北桥夜泊》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总的来说,《北桥夜泊》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战乱和流离失所的时代。诗人释行海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描绘自己在北桥夜泊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