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人大全

黄公度

标题包含
黄公度(1840年-1904年),原名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之一。 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同治七年(1868年)中举人,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等职。期间,他曾参与《畿辅通志》、《江西通志》等书的编纂工作。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求和。黄公度被任命为全权大臣,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一事件使他深感痛心,认为国家积贫积弱,必须进行改革。此后,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文化,振兴中华。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黜光绪皇帝,逮捕维新派人士。黄公度因受到牵连,被迫离开北京,流亡日本。在日本期间,他与梁启超等人共同发起“保皇会”,继续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黄公度因病在日本东京去世,享年64岁。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人境庐诗草》等诗集,深受后世推崇。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曾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