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宋永兄咏荔支用东坡刑字韵四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和宋永兄咏荔支用东坡刑字韵四首 其三
修竹繁阴覆绿萍,压墙朱实鬭星星。 明珠落掌骊龙睡,丹壳归盘白马刑。 曾指画图夸北客,至今渍蜜动南溟。 可怜伧父流涎久,何日乌山始一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公度(1840年-1904年),原名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之一。 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竹林掩映着繁茂的阴凉,覆盖在一片绿色的浮萍上;红彤彤的果实累累,压得墙面都要撑不住了,每一颗都如同闪烁的星星般耀眼。一颗明珠落在掌中,引得沉睡的骊龙抬头关注;红艳的果实在盘中摆放整齐,就如同白马受了惩罚。曾经指着这幅画面向北边的客人炫耀,现在它却犹如甜蜜的汁液在南面的海洋中波动。遗憾的是那些鄙陋无知的人垂涎已久,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来到乌山见识一下这美好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修竹繁阴覆绿萍":修竹,指修剪整齐的竹子;繁阴,茂密的树荫;绿萍,绿色的浮萍。 2. "压墙朱实闘星星":压墙,挂在枝头下垂的果实紧贴墙面;朱实,红色的果实;闘,同“斗”,星星,形容果实如星星般繁多。 3. "明珠落掌骊龙睡":明珠,比喻荔枝果实;落掌,落在手掌中;骊龙,黑龙,此处以“骊龙”为衬托物表现出果实的珍贵。 4. "丹壳归盘白马刑":丹壳,红色的果皮;归盘,放在盘中;白马刑,汉代驿站用马,借指传达消息的人或事物。 5. "曾指画图夸北客":北客,北方的来客,此处代指其他地域的人。 6. "至今渍蜜动南溟":渍蜜,糖渍的蜂蜜;南溟,南方的大海。 7. "可怜伧父流涎久":可怜,表示同情或遗憾;伧父,粗野的男子,此处有贬义;流涎,流口水。 8. "何日乌山始一经":乌山,即武夷山;始一经,指开始采摘一次荔枝。
去完善
赏析
《和宋永兄咏荔支用东坡刑字韵四首 其三》这首古诗描绘了荔枝的丰饶美丽与诱人美味,同时也寓含着作者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故乡广东的深情厚谊。 “修竹繁阴覆绿萍,压墙朱实斗星星”。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荔枝树高大的样子以及满树的荔枝果实累累的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修竹”、“繁阴”等词语来表达对荔枝树的赞美和对荔枝果实的喜爱之情。同时,“压墙”一词又暗示了荔枝树的茂盛,显示出荔枝丰收的景象。 “明珠落掌骊龙睡,丹壳归盘白马刑”。这两句诗描绘了荔枝果实的色泽和形状。诗人以“明珠”来形容荔枝果实的光泽,以“骊龙睡”比喻荔枝果实的饱满圆润,以“丹壳”来形容荔枝果实的颜色,以“白马刑”形容荔枝果实的纹理。这些词语都充分体现了荔枝果实的独特之美。 “曾指画图夸北客,至今渍蜜动南溟”。这两句诗表达了荔枝的广泛影响。诗人提到,曾经指着画图向北方的客人夸耀荔枝的美丽,现在荔枝的美味已经传遍了南方的大海。这说明荔枝在中国各地都有着广泛的知名度。 “可怜伧父流涎久,何日乌山始一经”。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的表达。诗人感叹那些没有品尝过荔枝的人是多么可怜,希望有一天他们也能品尝到乌山荔枝的美味。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荔枝的独特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广东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宋永兄咏荔支用东坡刑字韵四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黄公度创作的一首描绘荔枝美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当时黄公度正担任广东提举一职,负责监管地方官员、核查钱粮和审理案件。这段时间内,他与友人宋永互有唱和之作,荔枝便是其中的主题之一。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由于疆域缩小,北方的土地资源匮乏,使得南方的农业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是广东地区的荔枝种植业非常繁荣。诗人在品尝美味荔枝的同时,也敏锐地感受到了这种时代的发展变迁。 在黄公度的个人生活中,他自小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成名,但因不愿依附权贵而未能在仕途上大展宏图。尽管如此,他在文学创作方面却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被誉为“岭南词宗”。此次在广东任职期间,他得以亲身领略岭南风情,并与当地文人雅士交流唱和,从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这首诗便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