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余子侯游石泉

标题包含
次韵余子侯游石泉
竹杖椶鞋意自便,藓墙莎径色相鲜。 平畴涨麦云连海,绝壁蟠松盖倚天。 竟日虎岩延眺瞩,何时蟹井费攀缘。 归来幽独不成寝,山月侵廊钟韵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公度(1840年-1904年),原名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之一。 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穿著竹子制成的拐杖和棕色的鞋子,我感到自由自在。苔藓覆盖的墙壁和长着莎草的小径,颜色鲜艳。麦田在平原上蔓延,仿佛与海洋相连。高耸的山崖上,松树生长着,好像要触摸天空。一整天都在虎岩上眺望远方,什么时候能去探索蟹井呢?回到住处,心情宁静而孤独,难以入睡。夜晚,山间的月亮照亮了走廊,钟声回荡在空气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竹杖棕鞋:古人出行用具,竹子做的手杖和棕榈叶编成的鞋子,这里表示行游的方便。 2. 藓墙莎径:藓墙指长满苔藓的墙壁,莎径是莎草铺成的小路,这里形容环境古朴且宁静。 3. 平畴涨麦:平畴是指平坦的土地,涨麦是指麦子生长旺盛,这里描绘麦田一片繁荣的景象。 4. 云连海:将田野中的麦子比喻为连接天际的海洋,表达景象之壮观。 5. 绝壁蟠松:蟠松是在悬崖峭壁上生长的松树,这里是说松树生长在极高的地方。 6. 竟日虎岩:竟日是整天,虎岩是景点名,这里指在虎岩欣赏了一天景色。 7. 蟹井:地方名,这里表示作者想要前往的地方。 8. 山月侵廊:描述夜晚山中月光映照下的走廊。 9. 钟韵圆:钟韵是指钟声的音韵,圆是和谐的意思,这里描述钟声和谐动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黄公度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歌。首联以“竹杖棕鞋”写出作者游览石泉时的悠闲自在,“藓墙莎径色相鲜”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宜人。颔联则通过“平畴涨麦云连海,绝壁蟠松盖倚天”展现出广袤田野与险峻山峰形成的壮观景象。颈联则表达出作者在虎岩、蟹井等地的流连与期望再次探访的心情。尾联则以“山月侵廊钟韵圆”勾勒出游历结束后的静谧夜景。整首诗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审美情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余子侯游石泉》是宋代诗人黄公度所作。创作时间是公元1146年,这是宋高宗绍兴十六年。此时南宋与金国对抗正处于紧张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一时间段内,黄公度的人生际遇颇为复杂。他自幼勤奋好学,志在功名,但科考屡次失利,直至四十岁才中进士。在任地方官时,他关注民生疾苦,努力改革政治弊端。然而官场腐败,黄公度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尽管如此,他依然坚守节操,以诗文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这一时期的背景知识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金兵屡屡南下侵扰。国内政治斗争激烈,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而民间则面临着战乱、饥荒等问题,民众生活困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黄公度的诗篇显得尤为悲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