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师禹母二首 其一
安室全贞操,刑家蔼令仪。
乘龙推快壻,干蛊有馨儿。
未遂林乌报,俄缠风树悲。
汗青他日传,不愧柏舟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安室:这里指妻子安居于室中,即居家持家之意。
2. 全贞操:保持纯洁的节操。
3. 刑家:以法度治家,意指家庭秩序井然。
4. 蔼令仪:“蔼”表示多,“令仪”是美好的举止或风采。这里是说家中的人都有很好的行为举止。
5. 乘龙:古代成语,用以赞美称颂他人娶得贤妻。
6. 快壻:女婿。
7. 干蛊:《易经·蛊卦》有“幹父之蠱”的说法,意指继承父亲的事业,并有超越父亲的表现。
8. 馨儿:意为孝顺的儿子。
9. 未遂林乌报:此处用乌鸟反哺的故事,比喻未能在母亲生前尽孝。
10. 俄缠风树悲:这里借用《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的意境,寓意丧母的悲哀之情。
11. 汗青:古时候把竹简编组起来为了防止相互磨擦而涂抹的漆叫做汗青,后来引申为书册、史册的意思。
12. 柏舟诗:《诗经·邶风·柏舟》,表达了一个妇人痛失丈夫的心情,但此处喻指悼念母亲的诗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黄公度悼念朱师禹的母亲而作的。诗人以简练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朱师禹母亲的形象。“安室全贞操”一句赞美了她坚守妇道的品质,“刑家蔼令仪”则描述了她端庄贤淑的风范。
接下来的两句,“乘龙推快壻,干蛊有馨儿”,分别赞扬了朱师禹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在家庭中的担当。朱师禹身为乘龙佳婿,表现出高度的品行和才干,而他的儿子也继承了这些优点,使家族得以繁荣昌盛。
然而,幸福的家庭生活并未能持久。“未遂林乌报,俄缠风树悲”中,“林乌报”指的是夫妇二人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景,“风树悲”则描绘了他们突然遭逢的丧亲之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深切的哀悼。
结尾的两句“汗青他日传,不愧柏舟诗”,意味着朱师禹母亲的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将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的一笔,她的故事将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同时,诗人用“柏舟诗”暗喻朱师禹母亲的精神力量,将永远激励后世之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174年,南宋时期,黄公度写下了这首悼念诗《挽朱师禹母二首 其一》。在这段时间里,黄公度一直担任官员,他的生活充满了官场的纷争和仕途的艰辛。他曾在湖南、福建等地任职,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他的官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曾多次受到贬谪。尽管身处逆境,黄公度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关心民生疾苦,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写下这首诗的时候,黄公度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北方领土沦陷于金人手中。面对这样的时局,黄公度忧国忧民,深感责任重大。他以诗文为武器,抒发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同时,他也关注社会道德风尚,提倡孝道和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在这种情况下,黄公度写下了《挽朱师禹母二首 其一》,以此表达对一位母亲离去的哀痛,同时也借此传达出他对孝道的推崇和尊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