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咏陈贤良华表
千年鹤表映溪滨,一代鸿文动至尊。
仕路低徊唐老杜,才名合沓汉公孙。
家风不减太丘令,盛事何如通德门。
肯把浮荣衒流俗,欲遗典则到仍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年的仙鹤映照在溪流边,一篇璀璨的宏文震撼着至高的权威。
杜甫在官场上跌宕,汉公孙衡的才华横溢。
家风如同曾经做过太丘令的杨震般端正,美好的事迹如同洛阳通德门中的繁荣景象。
他们并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和虚浮的荣誉,只想把自己的智慧留给后人。
去完善
释义
鹤表:鹤的标识,比喻品性高洁的人。 这里借指陈贤良。
鸿文:宏大的文章,这里指陈贤良的文章。
至尊:至高无上的地位,这里指皇帝的尊位。
仕路:做官的道路。
低徊:徘徊留连,这里是形容杜甫在世途上犹豫不前的状态。
才名:才情与名声,这里用来赞美陈贤良的才情和声誉。
合沓:重叠的样子,这里形容声名盛大。
汉公孙:汉代的公孙弘,他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两度出任丞相,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家风:家族的风尚和教育。
太丘令:指陈寔,字仲弓,曾任太丘县令,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以德行高尚著称。
盛事:繁华的景象,这里指陈氏门庭兴盛的情况。
通德门:指陈氏家族的繁荣景象。
肯把:表示不愿意这样做。
浮荣:虚浮的荣誉,指没有实际价值的名誉。
衒:炫耀。
流俗:世俗之人。
欲遗:想要遗留。
典则:典章制度,这里指高尚的品质和风范。
仍昆:兄弟,这里指陈贤良的家人。
去完善
赏析
《和咏陈贤良华表》是南宋诗人黄公度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陈贤良的华表,表达了对陈贤良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首联“千年鹤表映溪滨,一代鸿文动至尊”,表达了陈贤良华表的悠久历史和其在文坛的地位。千年的鹤表象征着陈贤良的高尚品质,而一代鸿文则是对其文学成就的赞美。
颔联“仕路低徊唐老杜,才名合沓汉公孙”,将陈贤良与唐代杜甫、汉代公孙弘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文学和政治方面的卓越成就。
颈联“家风不减太丘令,盛事何如通德门”,表达了陈贤良的家风家教与其家族的显赫地位相得益彰,同时也赞誉了他的德行高尚。
尾联“肯把浮荣衒流俗,欲遗典则到仍昆”,则揭示了陈贤良淡泊名利,注重传承文化的精神风貌。他不愿将浮华荣耀炫耀于世俗之人,而是希望能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传递给自己的后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咏陈贤良华表》是南宋诗人黄公度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稳定下来,但面临着严重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在这个时期,黄公度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在绍兴年间(1131-1162年)屡次落第。直到乾道五年(1169年)才中进士。然而,他因直言不讳,受到了朝廷的排挤。尽管在孝宗朝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在政治上推行崇文抑武的政策,对知识分子采取优待措施,以巩固统治基础。然而,这并没有缓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黄公度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