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凉

标题包含
新凉
烟火人幽处,田园秋暮时。 深村人到少,闰月稻黄迟。 旋决渠分水,新编竹补篱。 地炉煨芋栗,莫遣贵人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提供关于"真山民"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完整,能否请您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以便我能为您提供更准确的答案?
去完善

译文
人们在安静的乡村过着烟火气息的生活,秋天时节的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在这个偏远的村庄里,人流量并不大,闰年的稻谷成熟得比较晚。 村民们开渠引水灌溉农田,用新竹子修补篱笆。 在地炉旁烘烤芋艿和栗子,不希望让那些富贵的人知道这样的美味。
去完善
释义
1. 烟火:指炊烟,这里代指居住的地方。 2. 人幽处:指在幽静的地方居住。 3. 田园:种植庄稼的土地。 4. 秋暮:秋天即将结束的时候。 5. 深村:偏远的村庄。 6. 到少:很少来。 7. 闰月:农历中增加的月份。 8. 稻黄迟:稻谷成熟较晚。 9. 旋决:很快决定。 10. 渠分:灌溉用的渠道分开。 11. 新编:重新编织。 12. 竹补篱:用竹子修补篱笆。 13. 地炉:地下烧火取暖的炉子。 14. 煨芋栗:烧熟芋头和栗子。 15. 莫遣:不要让。 16. 贵人:达官贵人,这里指有地位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秋季生活的诗。诗人以真山民的身份,通过对“烟火人幽处,田园秋暮时”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农村景象。接着,诗人通过“深村人到少,闰月稻黄迟”的描绘,表达了农村生活的一种悠哉、与世无争的态度。同时,通过对“旋决渠分水,新编竹补篱”的描绘,展现了农民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最后,通过“地炉煨芋栗,莫遣贵人知”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恬淡自得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描绘出一幅和谐、宁静的农村秋季景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凉》是元末明初诗人真山民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初期,即公元1368年至1425年之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元朝灭亡,明朝建立,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艺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真山民经历了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他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从元朝的遗民成为明朝的子民,身份的转变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他的诗歌作品反映了他对这个时期社会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在诗中,真山民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在新凉时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感悟。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捕捉到了夏秋交替之际的自然景象,如“一片冷云低罩定,十分凉月自铺成”等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气息。此外,他还通过对人事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如“客怀偏触景,乡思又随萤”等诗句,表现出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 总的来说,《新凉》这首诗是在明朝初期真山民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