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舍考校次弱翁再用前韵 其一
胸中无渭泾,笔下安诠科。
糊名彊别白,朱丹困研磨。
传诗得建安,妙画追永和。
快读洗我怀,珠玑拾何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胸中无渭泾":此处的"渭泾"是黄河的支流渭水和泾水,此处借指心中的分界或偏见。整句意思是作者内心没有偏见和主观好恶。
2. "笔下安诠科":"诠科"是指解释或阐释经义,这句话意思是作者在写作时尽量客观地表达观点,不去刻意强调某一方面。
3. "糊名彊别白":"糊名"指的是古代的科举考试中为防止徇私而将考生的姓名封起来,这里比喻公平对待。"别白"意指区分黑白、分辨是非。整句意思是作者主张公平判断事物,不论其他。
4. "朱丹困研磨":"朱丹"是指红色颜料朱砂,"研磨"则是指将朱砂研碎以便使用。这里借指作者的创作过程,形象地说他的才情像是被困难的磨砺所激发出来的一样。
5. "传诗得建安":"建安"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流派,以曹操父子为代表。这里是说作者通过学习和传承,得到了像建安文人那样的诗歌创作能力。
6. "妙画追永和":"永和"是东晋时期的一个年代,此时出现了以顾恺之为代表的"永和画派"。这里暗示作者的画作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7. "快读洗我怀":读好书就像洗涤心灵一样让人心情愉悦。
8. "珠玑拾何多":此处的"珠玑"是珠宝的意思,"拾"则有拾取、收获之意。整句表明作者从读书学习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思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诗人对于创作的独特见解与追求。首先,诗人强调了胸中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使得笔端能够自然地诠释各种题材。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尽管努力在模糊的词语中进行区分,却无法摆脱朱红色的困扰,如同研磨的艰难。这体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忱以及探索精神。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得到建安诗歌的影响,以及追寻永和年间的画作。这表明诗人深受古代文学的熏陶,并在其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最后,诗人通过赞美阅读带来的愉悦,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以及对文学的热爱。整首诗通过对创作的反思与追求,展现了一位诗人对生活的热情、执着以及对文学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