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九

标题包含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九
颠毛衰白,眸子寒青。 闲口能吞佛,虚空解讲经。 古鉴出匣,太阿发硎,放得无依用得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正觉,俗名李元吉,字正觉,号明心子。他生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卒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 释正觉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对佛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头发逐渐稀疏花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寒意。闲暇时口中能诵念经文,于空中解说佛经真义。古籍从箱柜中取出,宝剑在磨砺后绽放光芒,无为而治方得其所,运用自如。
去完善
释义
1. "颠毛":指头上的毛发,这里可以理解为头发。 2. "衰白":指头发变白,寓意衰老。 3. "眸子":眼睛。 4. "寒青":指眼神清冷,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气质或精神状态。 5. "闲口":指说话不多,沉默寡言的人。 6. "太阿":古代名剑之一,这里用来比喻事物本质的锐利。 7. "发硎":刀剑新发出的光芒,这里用来比喻事物的锐利。 8. "古鉴":古代的镜子,这里用来比喻审视自身的能力。 9. "出匣":从盒子里拿出来,这里用来表示展示自己的能力。 10. "无依":无所依靠,这里用来形容没有依赖他人或外物。 11. "用得灵":运用起来很灵活,这里用来表示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能力和知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位年迈的禅师形象,通过具体的细节如“颠毛衰白”(白发苍苍)、“眸子寒青”(眼神坚定清澈)等词句,生动地展现了一位修行的老者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以“闲口能吞佛,虚空解讲经”展现出这位禅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以及能够灵活运用的能力。接下来,作者用“古鉴出匣”和“太阿发硎”来比喻禅人的智慧之光与修道之力,可谓表达力极强。结尾句“放得无依用得灵”是整首诗的主题,强调禅人在修行中所追求的自由自在,不为外物所困,保持内心清静的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七九》,是宋朝诗人释正觉所创作。创作时间为公元1147年,即南宋时期。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诗人在浙江天台山主持禅宗寺庙,过着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他的生活充满禅意和哲理,同时也充满了对世事的无常和对生命的思考。在这段时间里,诗人深入研究了禅宗哲学,对佛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验。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南宋,使国家的政治局势紧张;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也促使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娱乐。在这样的背景下,禅宗佛教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受到了很多文人和百姓的欢迎。 诗人通过对禅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功力,将禅宗的哲理融入诗歌之中,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宋代禅宗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