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怀方山人

标题包含
怀方山人
养花天气雨蒙蒙,意欲相寻去未通。 自少江湖同苦乐,如今灯火各西东。 百年总是难忘日,一信无由托便风。 曾共月明岩上坐,思君还在月明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行海,俗名李行海,字宗源,号雪堂,法号释行海。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约1195-1264年)。 释行海出生于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养花时节细雨连绵,想要去看望你却未能实现。 我们年少在江湖一起经历酸甜苦辣,如今各自在远方点亮灯火。 这一生总有难以忘怀的日子,却无法借着方便的风寄出一封信。 曾一起在月下坐在山岩上,对你的思念仍在月光明媚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养花天气:指适宜花卉生长的气候环境,这里借指春天。 2. 意欲:心里想要做某事。 3. 未通:没有取得联系。 4. 自少:从小。 5. 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6. 苦乐:指共同度过的艰难和快乐时光。 7. 灯火:喻指各自的处境。 8. 西东:这里指双方相隔遥远。 9. 百年:终身,一生。 10. 无由:没有办法。 11. 托便风:借助方便的风传递信息。 12. 曾共:曾经一起。 13. 月明:月光明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怀方山人》,是作者释行海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首句“养花天气雨蒙蒙”描绘了雨后雾气笼罩的宜人景致,养花使人心情愉悦,为接下来的情感抒发创造了良好氛围。第二句“意欲相寻去未通”表现了诗人想要与友人相聚却未能如愿的遗憾。接下来两联回忆了他们早年共同度过的艰苦岁月,如今已各自东西,难以团聚。诗人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尾联“曾共月明岩上坐,思君还在月明中”回忆了当年两人共赏明月的美好时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传达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方山人》是明代高僧释行海的一首古体诗,表达了他对方山人的怀念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此时正值明朝中叶,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 在释行海所处的时期,佛教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较高,许多士人纷纷出家为僧,寻求心灵的慰藉。释行海作为一位高僧,他在佛学上造诣颇深,同时又具有浓厚的文学素养,因而他的诗歌往往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释行海与方山人在某个时刻相识,或许是在寺院的禅修过程中,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分道扬镳,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尽管相隔千里,但释行海依然无法忘怀这段美好的时光,于是写下了这首《怀方山人》,以此表达对故友的深切思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