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冬至后雪夜

标题包含
冬至后雪夜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 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翌(1097年-1167年),字新仲,号灊山居士,南宋诗人。他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 朱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朱松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曾任秘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梅花的蕾儿还未绽放的时候,品尝新酿的美酒布满酒杯。 目光所及之处可见书本展开数页,窗户被风吹打又是深夜了。 关起门来高枕而卧看似容易,却不如轻轻哼唱那韵律自然。 用些许潮湿的柴火取暖,这种山居生活似乎也不多事。
去完善
释义
1. 腊:指农历十二月。 2. 梅蕊:梅花的花蕾。 3. 斜横:纵横交错的样子。 4. 至后:冬至过后。 5. 醅香:酒香。 6. 满觥:形容杯中酒满。 7. 过眼:在眼前经过。 8. 文书:指书籍或文章。 9. 开数叶:翻开几页。 10. 打窗:指风雨拍打窗户。 11. 三更:指深夜。 12. 高卧:高枕而卧,指悠闲地生活。 13. 直差易:简直很容易。 14. 拥鼻微吟:低声吟咏。 15. 何似生:指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 16. 湿薪:潮湿的柴火。 17. 热弄:取暖的活动。 18. 住山:住在山中。 19. 不多争:不争多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冬至后雪夜》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描绘雪夜景象的诗歌。诗中通过对冬至后雪夜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写的是冬至过后,梅花还未开放,诗人品尝美酒的场景。“醅香”指的是美酒的味道,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喜爱。 颔联“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描述了诗人在看书的时候,窗外风雨交加,时间已经到了深夜。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和夜间环境的宁静。 颈联“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表达了诗人想要闭门高卧、拥鼻微吟的生活愿望。这里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尾联“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写的是诗人用湿柴取暖,表示他愿意在山中过上这样的生活,不愿去争名利。这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整首诗以雪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使诗篇具有浓厚的诗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冬至后雪夜》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描绘雪夜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60年左右。 在这一年,朱翌经历了人生中的重要转折。他曾经担任过知州、通判等地方官职,但后因各种原因被贬谪到南方地区。在这一年里,朱翌离开繁华的京城临安,来到了偏远的广东潮州。他的心境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本的热衷功名转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的金国势力逐渐壮大,对南宋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国内的政治局势也十分动荡,权臣秦桧独揽大权,排除异己,导致民间怨声载道。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远离政治,转而追求隐逸的生活。朱翌也是如此,他在潮州的日子里,开始关注身边的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以此寻找心灵的慰藉。 这首《冬至后雪夜》就是朱翌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诗中通过对雪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冰花”、“冰帘”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这首诗既体现了朱翌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普遍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