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杂咏下 重台白莲

标题包含
杂咏下 重台白莲
绿房韬紫的,玉片踊重葩。 公论评优劣,难私解语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适(1074年-1135年),字景伯,号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洪适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母亲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女儿。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小屋掩映着紫色的屋顶,如玉的花瓣簇拥着重叠绽放。 公众对优缺点的评价,难以偏袒那朵美丽的语言之花。
去完善
释义
1. "绿房":指绿色的荷叶。这里用比喻手法描绘出荷花所生长的环境。 2. "韬紫的":指花瓣的颜色,紫红色。这里用了"韬"字来表达荷花颜色的深度与丰富性。 3. "玉片":形容莲花的花瓣洁白如玉。 4. "踊":这里表示莲花盛开的样子。 5. "重葩":重叠的花蕾。这里用来描述莲花饱满的形象。 6. "公论":公正的评价。 7. "优劣":好与坏、美与丑等区别。 8. "难私解语花":难以独自赞美这朵莲花。这里是说众人对荷花的评价是一致的,都觉得它很美。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杂咏下 重台白莲》描绘了白莲花的形态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于莲花的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诗中的“绿房韬紫的”是指莲花的花朵在绿叶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娇美,“玉片踊重葩”则是对莲花花瓣的生动刻画,形象地展现了莲花层层叠叠的花瓣之美。在诗人眼中,莲花的优与劣并不能轻易评判,因为它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寄托。这首诗以白莲花为喻,表达出了诗人对事物公正评价的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咏下 重台白莲》是南宋诗人洪适所作。这首诗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坚守节操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个时期,中原地区历经战乱,民生凋敝。洪适出生于名门望族,早年曾历任地方官吏,后成为朝廷大臣。他在任期间,倡导文学改革,力图振兴国家文化事业。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洪适正处于南宋初年的社会动荡时期。当时金兵南下,攻占了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宋朝廷被迫南渡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在这个背景下,洪适以白莲花的形象自喻,表达了身处乱世而能保持纯洁品质的决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