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吴侍郎游普明禅院

标题包含
和吴侍郎游普明禅院
履道遗坊敞净庐,昔人曾此赋闲居。 园经汉传挥金罢,石记商贤作砺余。 绿玉千竿多映水,苍帷双树竞凌虚。 神交不必论年辈,一夕清吟万境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宋庠(996年-1066年),字公序,号定斋,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宋庠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天圣二年(1024年)高中状元,进入官场。历任翰林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走在古道边的坊市间,我感受到了宁静的生活气息。古人也曾在这里过上悠闲的日子。这个园林的历史悠久,曾有过繁荣盛世的传说,而那些石头上则记录着商人们勤奋励志的故事。绿色的竹子在水中倒映出美丽的画面,仿佛是一幅巨大的画卷。绿意盎然的帷幕下,两棵大树相互依偎,显得无比亲密。这里的人们不需要在乎身份地位,只要有一晚上的相聚,就可以感受到无尽的欢快和融洽。
去完善
释义
1. 履道:指普明禅院的位置在昔日著名的园林“履道坊”附近。 2. 遗坊:指普明禅院所在的履道坊,因为这里曾是古代皇家园林,故有遗坊的说法。 3. 净庐:本指僧人住的地方,这里是说普明禅院环境优美、清静无尘。 4. 昔人:指的是诗人引用古人对普明禅院的赞美,表示自己也对该地有所赞美。 5. 汉传:这里的“汉”是指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张翰,他曾在此地挥金买醉。 6. 商贤:指的是殷商时期的名人姜子牙,他曾在普明禅院附近的磻溪钓鱼,后来辅佐周武王建立西周,成为了一代贤臣。 7. 绿玉千竿:指普明禅院的竹林风景,其中的“绿玉”寓意竹子翠绿的叶子如同精美的玉石一般。 8. 苍帷双树:指普明禅院内两棵枝叶繁茂的大树,它们竞相向天空生长,体现了生命力的旺盛。 9. 神交:形容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可以不分年纪大小。 10. 一夕清吟:一夜的清谈雅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吴侍郎游普明禅院》描绘了作者在游览普明禅院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于古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以简洁的文字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座宁静的古刹之中。 首联“履道遗坊敞净庐,昔人曾此赋闲居”描述了普明禅院的所在及其历史渊源。这里的“履道遗坊”指的是普明禅院的遗址,而“敞净庐”则形容其宽敞、洁净的特点。“昔人曾此赋闲居”一句意味着这里曾是古人隐居家的地方,为后面的描述铺垫了情感基调。 颔联“园经汉传挥金罢,石记商贤作砺余”进一步展示了普明禅院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这里所说的“汉传挥金”指的是汉代流传下来的园林文化,而“商贤作砺余”则暗示了普明禅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这一联向我们揭示了普明禅院的深厚底蕴和文化价值。 颈联“绿玉千竿多映水,苍帷双树竞凌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普明禅院的美丽与宁静。“绿玉千竿多映水”描述了翠绿的竹子在水中倒影的美景,而“苍帷双树竞凌虚”则描绘了古树上空灵飘逸的意境。这两句诗让人感受到了普明禅院的自然之美,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尾联“神交不必论年辈,一夕清吟万境如”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界的理解和追求。在这里,诗人认为与古人的精神交流并不受年龄的限制,只要有一夜的时光,就可以在吟咏之间领略到无限的美好。这种心境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纷扰的精神追求,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吴侍郎游普明禅院》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公元994年,即北宋至道二年。在这时期,宋庠正担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务,与时任御史中丞的吴侍郎共同游历普明禅院。 当时,北宋王朝正处于稳定繁荣的时期,文人士大夫们热衷于交游唱和、探幽访古。普明禅院作为一处著名的佛教胜地,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宋庠和吴侍郎在游历过程中,感受到了普明禅院的清幽宁静,激发了他们的灵感,从而创作了这首诗歌。 在诗中,宋庠描绘了普明禅院的优美风光,以及自己在游览过程中的心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在闲暇之余对于宗教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这也是宋庠与吴侍郎之间的友谊见证,反映了他们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