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春雪小醉
门外东风糁玉尘。曲房花气蔼,博山春。小槽珠滴桂椒芬。梅蕊绽,谁共醉中闻。
睡起静无人。曲屏横远翠,锦为邻。十年旧事梦如新。红蕤枕,犹暖楚峰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窗外东风吹起白玉般的尘埃。曲房里花香四溢,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整个空间。美酒潺潺而出,散发出桂椒的香气。梅花绽放,有谁和我一起品尝这酒中的美好呢?
醒来时四周静谧无声,只有屏风上弯曲的翠竹,还有锦缎做成的屏风相伴。十年的往事如梦初醒,感觉依然如初。那红蕤枕头,似乎还带着楚峰的云朵的温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糁(sǎn):洒,散落。
2. 曲房:幽深的小屋。
3. 博山: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山,位于山东省中部的一座山脉。这里用来形容香炉的精致和香烟的浓郁。
4. 小槽:酒器,这里代指美酒。
5. 桂椒芬:桂椒的香气。
6. 睡起:醒来。
7. 曲屏:弯曲的屏风。
8. 横远翠:描述屏风上的山水画。
9. 锦为邻:以锦绣为邻居,形容富丽堂皇的环境。
10. 红蕤枕:红蕤是一种红色丝织品,此处用来形容枕头。
11. 楚峰云:楚地的山峰与云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梅花初绽的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作者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个词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重山·春雪小醉》是宋代词人毛滂的一首著名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17年前后,正值宋徽宗时期。当时社会繁荣,文化艺术空前发展,各种文学形式蓬勃发展,其中尤以宋词最为兴盛。毛滂本人在当时颇有声名,他的词风独特,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在这个时期,毛滂经历了人生的一些波折。他曾担任开封府的属官,但由于种种原因被贬谪到地方。在地方任职期间,他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民间的生活状况,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深厚的民众基础。
此时正是北宋政治较为稳定的时期,但也隐含着危机。皇帝宋徽宗虽为艺术天才,但在政治上却昏庸无能,国家政治逐渐腐朽。此外,此时的民族矛盾也逐渐加剧,北方的辽国和金国对北宋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然而,这种种危机并未影响到毛滂的词创作,反而使他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以此寻求心灵的慰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