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音赞

标题包含
观音赞
字字不真,句句不实。 真实色身,何处寻觅。 无寻觅处,正观现前。 菡蓞花香水接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了惠,又称为“了惠法师”,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上的记载较为简略,因此无法给出一个详细的传记。然而,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他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 1. ...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字字含糊,句句暧昧。 真实的面貌,哪里去找寻。 无法找到的地方,才是正确的观察。 荷花盛开香气扑鼻,水面与天空相接。
去完善
释义
1. 释了惠:是一位著名的禅宗僧人。 2. 观音赞:是对观音菩萨的赞美诗。 3. 字字不真,句句不实:这是以否定的方式强调佛家思想中的"空"观念,即世间万物都是虚幻的。 4. 真实色身:指的是观音菩萨的真实形象或本质。 5. 无寻觅处,正观现前:意思是不要刻意去寻找观音菩萨的形象,只要保持正念,观音菩萨就会出现在眼前。 6. 菡蓞花:是一种荷花,这里用来比喻观音菩萨。 7. 水接天:形容水面宽阔,仿佛与天空相连,这也是对观音菩萨的一种赞美。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观音菩萨的赞美诗。从字面上看,它表达了诗人对于观音菩萨的敬仰和赞叹。然而,这首诗又具有一种深层的哲学思考,即探讨真实与虚幻、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 首先,诗人提到“字字不真,句句不实”,这可能意味着观音菩萨的存在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她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语言。接下来,诗人问道:“真实色身,何处寻觅?”这里的“色身”通常指的是物质实体,而“真实色身”则可能指代观音菩萨的真实存在。诗人试图寻找观音菩萨的具体形象,但却发现自己无法找到。这是因为观音菩萨的境界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她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无法通过视觉或触觉来感知。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思想。他写道:“无寻觅处,正观现前。”这意味着当我们放弃了对观音菩萨的物质追求时,才能真正体会到她的精神境界。最后,诗人以“菡蓞花香水接天”这一景象作为比喻,表达了观音菩萨的美妙境界,如同荷花香气弥漫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观音赞》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观音菩萨的神秘魅力,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种超脱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音赞》是五代时期的诗人释了惠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07年至960年之间,即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释了惠作为一位僧人,亲眼目睹了民众的苦难和战争的残酷,因此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劝诫世人向善的诗篇。《观音赞》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品。在诗中,释了惠通过对观音菩萨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佛教慈悲为怀的理念。 释了惠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这一时期僧人的生活状况。他在年轻时就出家为僧,开始了修行生涯。尽管生活艰辛,但他始终坚守信念,以慈悲为本,普度众生。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世界和平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